想起当年还没毕业的时候,每次组会老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你的结果呈现出来,不论好坏。本意是想让我们在实验胶着状态面对结果可以解释现象,分析结果,推进实验进度,寻求新的思路。而现在,用在对着22天的总结,我觉得也一样适用。
曾设下目标是自由表达,在写给22天后的自己中我希望可以流利写作。然而22天过去了,在每天的主题写作中依然下笔难书。在同样的时段里,眼巴巴看着别的小伙伴获得了很多成就,就像是大家一起在同一个游戏里一路打怪升级,大家都斩获额不少装备,而我到最后我都没有砍倒一个大boss。
22天过去了,我并没有达到设定的目标。但是,与其悲痛往昔,不如深刻反思。
1、读书少,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以往有目的阅读很少,很多时候都是被动阅读。即便有也是像追剧一样,一味追求情节,看到主角哭我悲,主角笑我乐,主角除恶惩奸我痛快。即使当时被感动得天崩地裂,但情绪总会被时间慢慢擦拭掉,很快就忘记。即便你曾追了整整一个月,再多的感动都已化成碎片。记忆里没有留下一点可用的素材,自然思想的表达也受到局限了。
没有以往的积累,在这22天里又不能及时补充知识量,自然下笔苦涩。14场大咖分享,是猫叔为我们准备的盛宴。群里小伙伴发起轰轰烈烈的100天33本书计划,是最及时的知识补充站啊。而我,买回来的6本书都没有看完。
2、交流少,限制了我的视野。
知道群里有很多可爱的多才多艺的小伙伴,但是总觉得自己没有特别的才艺和技能,所以很少会去主动交流。没有和群内小伙伴做形成链接,也就少了很多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力量。自己的眼界毕竟有限,链接更多的人才能拓宽知识面,放大自己的视野。
3、存在时间黑洞
每天上班8小时,路程3个小时,下班后4小时。然而必要的工作,衣食住行似乎并没有忙碌到要填满一整天,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在大巴上看视频追剧,在晚饭过后的闲聊,还是在上班闲暇时手指不自觉的点开新闻网页以及为了消除手机小红圈逐个翻阅的APP?我一定是掉进了自己的时间黑洞里。
有同事3天翻译1000页检验报告,这让我感到惊叹不已。于是我央求发一份,在少量的本职工作下我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才翻译完一篇32页的报告。同样的时间,产出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除了专业和熟练度的制约,很大原因都是时间的利用度问题,不合理的时间管理大大减低工作效率。
总结以上信息,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然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处在失败的死循环里。也许有些人是可以立竿见影大放异彩,也许有些人是习惯以蜗牛的速度行进着,还有一些人是在走错后才能迂回进步的,也许我就是那最后一种人吧。
达到自由表达不知道还需要花费多少个22天,但可以肯定一个作家不是22天就能写成的。我坚信这22天对我来说是有用的,也许在短期内没有成效,但按照有价值的方法会随着时间的印证逐渐显露出来,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关于读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安排在第一个分享里还是很受用的,起码给我输入了一个很强烈的意识,读书可以让普通人崛起。让我认识到其实一百本书并不可怕,有那么多的人可以完成这个计划,说不定我也可以。读书会有怠倦点,只要想办法跨过去就可以了。
读过的书,看过的剧,一定都有吸引我的地方。
我要做的是抵抗遗忘,看过的有用的东西都应该记录下来。临床监察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也可以践行到我的读书中,把精彩的语句记录下来,并入猫叔所说的要做好重复十次的准备。
关于交流,我想我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没有做到利他。延伸到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又该如何做到利他?我能想到的就是掌握更多的技能,比如荒废了的Photoshop,工作的必备Excel、PPT,这些看似都会用,但是却一直没有精深的日常技能。从最容易的技能上手,学习利他。
关于时间安排,一直觉得是一个难题,在学习了番茄工作法,四象限管理法,GTD工作法后,我想我更需要的是想到就去做的决心。
归根到底,我真正欠缺的,就是没有践行行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