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可以很容易。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候,有默契的双方,不需要语言交流,仅仅靠一个眼神,就可表情达意。但有时候又会很难很难,宛如“鸡同鸭讲”,甚至于,鸡和鸭同属家禽,或许还是可以互相理解,但人与人之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认知水平的不同,有时候交流起来可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拿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来说吧。
五一我有幸到广西一基础教育名校参观,校园绿树成荫,师生画作点缀着校园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各班的共享书箱,没有加锁,可以随意取阅。校道上的巨幅人像摄影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是本校各个年级的班主任合影,六个年级共六张,班主任们身着盛装,俊男靓女,意气风发,旁边配上一段箴言,展现了团队之间的团结、向上的精神,也是团队强大的凝聚力的体现。这样一张照片,是对校园最好的装饰,想必学生们看到老师们这样精神焕发的一面,也会对老师更添几分敬意,对学校对学习更有好感吧。
我把这张相片发到了单位教研群,并配了一句“看人家的年级班主任集体照,校园的一道风景哦!”,过几分钟,一位同事小妹妹发来“点赞”的图标,并表示她也有同感。没料想,一位副职领导@了我和那位同事,说:“你们假期不出游,却搞教研吗?”同事不知他此话含义,只好@他回“五一去那里玩?”他:“到别的群讨论玩”同事:“好的。”
我看到这里,有些不理解,就发了如下信息:“没有讨论玩呀,说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
领导:“越说越离题”
离题?我迷惑了。为什么“校园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会跟“教研”离题呢?“教研”难道只能指狭义的“教学研究”,如备课上课复习考试教学反思教学后记论文课题等的吗?老师们之间团队凝聚力,不也是促进教研的重要因素吗?还是他觉得,光凭一张相片,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
我跟同事私聊,说了自己的困惑。她跟我也有同感。不知道这位副职领导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同事又在群里跟他理论了一番,却遭到他的“教训”,要她好好“收敛”,告诉她“不要低估别人的智商”。
这就是交流失败的一个例子,甲和乙的阅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按照他的说法,“智商”不同,真的很难沟通啊。我到现在没想明白他的思路。
齐悦梦想社群第六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