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最好的修行在生活里,在每一天锅碗瓢盆的碰撞中,在弹去器物灰尘的时刻。锃亮如新的地板、楼梯、桌子,让你在每一天繁芜的生活细节和器物里又获得了重生。
做家务的过程还挺享受的。你大汗淋漓,后背发热,做完家务,身体得到了锻炼,看到整洁一新的屋里屋外,物品规整摆放,仿佛清扫的不是这些外在的杂物,而是自己内心的灰尘。收拾干净屋子,一家人进门来是整洁和喜悦,关上门是满足和希望。
最近妈妈在唠叨爸爸不帮忙她分担家务。在我看来,咱们社会的大多数男性是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的,认为妻子做家务天经地义,如果妻子是家庭主妇的话,还可以理解,毕竟丈夫养家糊口;但如果妻子本身也在工作,那夫妻双方一起分担家务也未尝不可。在我家里,弟弟和爸爸都鲜有做家务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在吩咐,然后他们才极不情愿地做一些家务。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心里惴惴不安,浮躁空虚。回到家就想倒在沙发上,卸掉工作中的面具和防备,所以家中的舒适自在和温馨自然是少不了的。当然社会把这一角色责任更多地归在妻子的身上。诚然妻子是家里和谐温暖气氛的营造者,不过,现在丈夫和妻子大多都有工作压力,回家来都已然身心俱疲,这个时候,双方共同来分担家务,不仅增进夫妻感情,妻子感念丈夫的体贴温存,也为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何乐不为呢?
清晨的时间我要用来学习和锻炼,所以打扫的时间一般放在上午饭后,那个时候茶足饭饱,有点犯困,学习的话效率不高,做其他事情又浪费时间,看看周围不太满意还是索性收拾一番,让大家都觉得住在这个屋子舒心安逸。
家里面人口比较多的话,还是每天要打扫。那些商铺的室内每天都要拖上一次,而我们自己每天吃饭睡觉的地方却懒得收拾。久而久之,惰性就养成了。总觉得每天周围的环境明亮整洁,呆在里面心境就特别恬淡,反之就暴躁不安,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并不勤快,甚至也不会做可口的饭菜。我自己的卧室很随意,但布置得比较温馨,房间是暖色调。我的被子是粉色的蚕丝被,冬天我会铺上妈妈买的毛毯,这样寒冷的冬天钻进被窝或者早晨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不至于太痛苦。
以前我的房间没有书架,我每天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情。去年当老师用自己的工资给自己添置了一只新书架——五层竖式立体书架。房间一下子就有了书卷气息,正符合我的气场,不过也正因为这个,我变得更加宅了,因为房间太安逸了,简直不想出去。
为了使床后面的墙不至于太空洞,我还买来了《爱莲说》主题的荷叶墙纸,贴在墙上。这样一来,房间里就有了更多的色彩和文学韵味。
我总觉得房间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积极或颓废,在这里总该有点表现的。一个人的房间,影响了这个人的生气,也能不知不觉间影响一个人的气场。
刚装修房子那会儿,妈妈特意让工人在我屋里给我装上了洗手间,担心我晚上上厕所会害怕。想到这点,现在都觉得妈妈特别心细和爱护自己的儿女,每次想到这里,心里很感动。我有一天做事情的时候能够为妈妈多些考虑就更好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换位思考,日后,我若能为妈妈多些考虑,也不枉费妈妈为我操劳和一片苦心了。
我辞了工作,好几个月闭门不出,在家里复习考试,妈妈每次有事情才进我屋,每次她进来没说几句,我就急匆匆把她轰出去了,事后心里也有愧疚。几次考试失利,回到家乡攀比之风让我不得不加紧努力,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我心里很焦躁,做饭我是会的,家务也能做。但心里的焦虑盖过了一切,这两年回到家里的状况一直不好,有时候很想一走了之,去外面闯荡,也省的面对小地方的人情世故。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越想逃避的也许才是最应该面对的。
古来多痴心父母,最近也愈来愈感受到妈妈的恩情深重如海了。听说自己为人父母了,才能明了做父母的那颗痴心和奉献之心。我愿我早日做母亲,也能感受到母亲的重量,尽早去偿还妈妈这些年一点一滴的付出。我亏欠妈妈的实在太多,怕是怎样也偿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