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8日,孔子诞辰,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都在今天举行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每年分春秋两祭,春祭在清明节日,秋祭在孔子诞辰。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孔子诞辰的年份计算问题。比如澎湃新闻今天的新闻题目是《丁酉年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纪念先贤诞辰2568周年》,而中新网则题为《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 海内外人士纪念孔子诞辰2568年》。同样的一件事,出现了两个年份计算结果。
其实这是史学界在计算年限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普遍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今年是公元2017年,因此计算孔子诞辰周年为:
2017-(-551)=2568。
这样计算在数学上是没问题的。但在做数学的有理数加减法时,±1之间还有一个0;而历史纪年的公元前一年和公元元年之间不存在公元零年。
也就是说在计算公元前到公元后的某段时间的周年时,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就会多算一年!因此需要再减去1!
即今年是孔子诞辰2567周年。
若依古人习惯算虚岁,则今年为孔子诞辰2568年。
也就是说,中新网是说法是准确的。
不独孔子诞辰,在计算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通常也会忽略这一点。这是史学界在计算年限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不知为何,长久以来都这么算的。
比如辛亥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用黄帝纪年。辛亥革命爆发于公元1911年,而普遍推算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7年,1911-(-2697)=4608;跨过了公元元年,需要再减去1,得4607,即从黄帝元年到辛亥年过了4607年;因此元年加上4607年,辛亥年为黄帝纪元4608年。
但当时的湖北军政府纪年为黄帝4609年,也就是说并没有减掉多计算出来的那个公元零年。
当然,如果是公元前某年到公元前某年,或者公元某年到公元某年,也就是没有跨过公元元年时,计算周年就不存在这问题了。
但是孔子出生年份还有另一说。
根据《春秋谷梁传》记载:“(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由此推算出孔子诞辰为格里高利历(即现行公历)公元前552年10月3日。与通行看法相差一年。
若依此说,则孔子提前一年出生,那今年就是诞辰2568周年了。
笔者无意对孔子生日进行考证,只是根据通行说法,简单谈一些个人见解,与诸君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