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视听媒介,同时作用于视觉层面和听觉层面。所以电影分析在结构上面有很多范畴,首先是镜头和它的蒙太奇以及音乐,在个别情况下还包括空间、灯光和色彩。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的对话分析。分析多针对一个小的场景,一整个段落甚至是整部电影。
对于段落记录来说,必须通过镜头记录或者电影记录把相应的细节记录下来。此外,对感知有目的分析也是一个讨巧的方法:关掉声音有利于画面分析,遮盖屏幕或者黑屏有利于音乐和音响分析。
镜头
最基本的分析类型是分析镜头,电影的最小单位:它是画面的次序,是摄影机从快门打开到结束之间所拍摄到的内容。镜头是由不同方面决定的,尤其是景别、角度、长度、摄影机的运动和对象的运动以及轴线关系。
镜头间有景别,景别即在一个镜头中所展示对象的大小。有些书将景别划分为七种、五种甚至是三种。哪一种划分系统更适合于电影分析,至今还无定论。作为一种工作准则,所选的系统应该适合于对象以及单个的电影。如果一部电影绝大部分是在室外拍摄,而且刻画的是宏大的空间关系的话,那么它就应该通过大的景别被强调出来;相反如果一部电影主要是在室内拍摄,通过小景别来突出则更有意义。
因此,是分析一部影院电影(为大荧幕所拍摄),还是一部电视电影(为小显示器所拍摄),这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应注意,当对象靠近或远离摄影机时,一个镜头内的景别也是变化的。因此景别的数量总是超过镜头的总数。实际上如果一个镜头能够持续至少一秒钟的时间,它就可以被判断并数出来。
以下罗列了八种电影镜头景别,最常见的例子是处于空间里的某个人物。
大特写(extreme close-up)展示了面部的局部,比如说脸上的鼻子。
特写(close-up)展示了整张脸。
近景(close shot)展示了一个人到皮带为止的上身和头部。
美式中景(medium shot)展示了一个人从头部到大腿的部分,在西部片里手枪一般都在这个部位。
中景(full shot)展示一个人从头部到脚的画面。
全景(medium long shot)展示了空间的一部分,在这部分空间中一个人或者多个人被拍摄。
远景(long shot)展示了整个空间和所有的人。
大远景(extreme long shot)展示了一个比如在西部片或科幻片银河系中更为宽广的景色。
我们可以将大特写、特写、近景、美式中景归为小景别,将中景、全景、远景和大远景归为大景别,从而测量出观众与电影世界之间变化着的距离。这在某些电影大远景还能表现出特殊的意义。
拍摄角度
除了景别以外,摄影机的角度经常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和景别一样不能回避。通常情况下拍摄角度分为以下五种:
大仰拍(extreme low camera,也叫“青蛙视角”)展示了从地面向上拍摄的主体对象。
仰拍(low shot,也叫“肚子视角”)从稍微偏低(比大仰拍稍高)的角度展示主体。
平视(mormal camera height)从与眼睛齐高的角度展示主体。
俯拍(high shot)从稍微偏高(比大俯拍稍低)的角度来展示主体。
大俯拍(extreme high shot,也叫“飞鸟视角”)从高处垂直方向展示主体。
拍摄角度经常用来表达关系的变化,比如说在西部片里,开始时坏人一般都是仰拍,这样显得强大而又有威胁力。随着电影的发展或者在一个剧情的转折点之后,视角变成正常视角。到结尾或者决战时,以俯拍的角度展现坏人,从而在情感上来渲染威胁被降低或消除,以及最后的无力和无助。
主观镜头
角度的使用也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比如通过转换角度表现人物的状态,或者这种角度的转换也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较为特殊的一个例子就是“主观镜头”,即摄影机镜头强迫我们代表剧中主角的视角,从而激发我们的立场判断。比如在电影《湖上艳尸》(Lady in the Lake,1947)中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整个的犯罪剧情都是通过侦探的主观视角展示的,人们前后只看见过他两次,即当他望向镜子的时候。
其他时候摄影机只是再造了他主观有限的视角,只向观众展示角色所看到的。当对手的拳头闪电般地朝脸部(摄影机)靠近并无意识地打向侦探时,摄影机就展示了一个朦胧的、猛然向前伸出的拳头,随即是一片黑暗,之后又从朦胧中恢复对于外部现实景象的正常视力。
摄影机运动
有的时候运动也产生意义。在记录摄影机运动(camera movement)时,有以下几种类型被有效地验证:摇镜头、平行镜头、升镜头、跟镜头、手持摄影机。除此以外摄影机保持静止。在摄影机的运动方向上主要区别以下几种:上、下、左、右和变焦,即在固定的摄影机上进行焦距的变化,这样人们就会得到这样的印象:摄影机如同在行驶一样靠近(推焦)主体或者远离(拉焦)主体。在记录客体运动(“主体运动”)时人们需要区分:主要运动还是次要运动,前景还是后景,出画、入画还是沿着画面运动。
轴线关系
最后,轴线关系标志着剧情轴和感知轴之间的关系。这个原则对接受和认知非常重要。如果剧情轴和接受感知轴之间是平行的,那么要么剧中人物直接面对面看着观众,火车径直地开向观众,从而在情感上引起较大的震撼,要么剧中人物离开观众朝画面深处走去,火车消失在远方,从而产生一种距离感。当两轴线处于一个垂直的角度时,比如当画面显示两个面对面站着对话者的侧面时,观众就处于“外部”,成为一个外部观察者。为了使观众对于对话能有更强的参与感,这个角度因此经常保持在45度,这个时候从前面倾斜着越过对方肩膀拍摄说话者,反过来反打镜头也是这样。
通过正反打(Schuss–Gegenschuss)的手法又可以表现某些含义。比如镜头里不出现说话者,而是出现他的对方(听者),说话者自己是处于画外的,这样以便强调对方的反应。这种可能性我们也可以通过蒙太奇(Montage)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