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开始讲述的故事

还没有开始讲述我的故事,我承认自己还没到心静如水的阶段,可以去平静地回忆,淡淡地述说。


看了好几年的赌徒经历和戒赌故事了,看着不同阶段的赌徒在早前的贴吧及现在的自媒体平台上忏悔、呐喊、彷徨。

我总是一边对比着不同阶段的自己体会着故事里不同阶段的挣扎,一边庆幸着现在的自己同时提醒自己接下来一定要控制、稳住...


自己的经历不比网上的其它故事更精彩曲折,金额不是最多的那一个,现状也不是最惨的那一个。无非就是些形形色色的经历,加上千篇一律的结局。故事以叙述式的风格实事求是写出来,应该也能让一些人看起来触目惊心并感慨一个赌徒的毫无底限。但在另一个赌徒看起来,很可能仅仅就是一个相互比惨或寻求安慰的参照。如果故事里赌徒的悲惨结局可以让人警醒让人回头的话,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走到今天。


很多戒赌人士都在呼吁网络赌博的套路和诈骗行径,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网赌平台或是后台老板有高智商的团队和高科技手段追杀IP点杀赌徒。这一点我的确早有体会也相信,甚至在对亲人和朋友坦白和忏悔的时候也痛斥这一点,但自己却没有因此而停止飞蛾扑火的进程。


有很多戒赌成功的人非常努力的传播正能量,以自身为例,告诉赌徒们戒赌以后的生活充实又光明,劝告赌徒们摆脱束缚,回头是岸。每当看到这种别人戒赌成功的励志故事,一方面佩服别人的勇气和决心,另一方面依然是一声叹息:早期想着“我的情况不一样”,后期想着“我已经离岸边太远了”...


有的人说“一次赌徒,一世赌徒”,有的人说赌徒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有的人强迫把自己关进戒赌所拘留所戒赌,也有人砍了自己的手指以示警戒...


各种学历的人,还有很多各行业成功人士或是老板,陷入烂赌以后好像智商就全部归零连个小孩都不如了。


我闭上眼睛,尝试去冥想、去思考、去寻找内心深处的声音,去拷问自己也许已经邪魔附体的灵魂。然后把我内心的黑暗和丑陋提炼出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压住自己跃跃欲试重回魔鬼怀抱的冲动。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其实很早以前就看到过“多巴胺”的介绍以及其对赌徒的生理影响,但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确很难把它放在心上,我也真没觉得过去几年的赌博给我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或刺激。但当我现在还在一边分析着赌博危害呐喊着戒赌宣言的同时,内心还在苦苦压制着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春风吹又生的心瘾,我才明白,真的没那么简单。


科学研究多巴胺分泌比例:

笑话,30%;

美食,70%;

嘿咻,100%,高潮时200%;

毒品,超过500%,最高达到1000%!

赌博可以超越毒品,随着筹码加大,多巴胺分泌呈几何级数增长,很轻易地就突破500%、1000%,实验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是1200%;


多巴胺分泌过多,易让人对某事成瘾,分泌过少,易引起抑郁症。


我简单的回忆了一下过去几天强制自己不碰网咯彩票的感受,手头有工作或是有别的事做的时候,还是相对充实平静的,估计这个时候的多巴胺分泌是增加0-10%之间吧。

当手头无事可干的时候,脑海会习惯性地回忆起玩彩票时的情景,强行压制之后心里会有焦躁不安和心痒难耐的感觉,然后会感觉莫名的空虚。假设自己任由这种空虚的感受蔓延,我相信这也是向抑郁症发展的轨道。这种时候,也许多巴胺是减少10%-20%的情况。


根据以往的经验,假设自己死灰复燃,重新开始玩网络彩票,多巴胺分泌应该能够立刻增加到70%,也就是跟科学研究的美食所带来的生理快感是一样的。对此我现在深信不疑,我很确信只要我能回到玩彩票的状态,所有的焦躁不安都会瞬间一扫而光,哪怕我只是一块钱两块钱的下注,只要维持这种习惯性的行为,就能带给自己心情的平静。


当按照计划顺风顺水赢钱的时候,多巴胺分泌会水涨船高,80%,90%,100%。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无论自己再怎么发誓再怎么警戒自己,一天赢一个煎饼果子就够了,一定要知足,却总也做不到。金钱的积累,带来了多巴胺(快乐)的递增,催生着扩张的欲望。


输输赢赢陷入拉锯的时候,按照“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计算,这个时候的多巴胺分泌应该在100%-250%之间。比如要去吃饭了,如果当时是赢了100块,是会去愉悦的吃饭的,而且吃的很香(多巴胺值100%);假设输了100块,那么是没有心情吃饭的,这个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得把这个100块赢回来才能吃饭。哪怕有人在场的时候强制让自己吃饭,这个饭是吃的不香而且吃的很少很快的,总会草草吃两口然后借口走开,去寻求那个多巴胺250%的刺激让自己平静下来并恢复正常心态。如果把100块赢回来了,的确就平静下来了,继续追求顺风顺水的愉悦。


当陷入死局怎么下注都不中的时候,按照“随着赌徒筹码的不断加大,多巴胺分泌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说法,多巴胺分泌应该是以300%,400%,500%的这种趋势上升。这种时候,手机指纹解锁是解不开的,因为手脚都在出汗,牙齿紧咬,太阳穴紧绷,除了手机屏幕上的开奖结果,其它都不存在。脑子偶尔闪现出之前制定的纪律,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连输到最后,孤注一掷地梭哈掉所有时,要窒息的感觉达到顶点,此时的多巴胺可能会在700-800%以上吧。这一把赢了之后的放松感,与输了之后的瘫痪感,都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赢了之后不用多说了,重复下一个循环,进入下一个轮回;输了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弄钱翻本,再去决战一次,把失去的拿回来(多巴胺900%,1000%,更高)。为了这个目的,可以用眼泪,可以用谎言,可以不择手段。这个时候的自己,一整天不吃饭感觉不到饿,冬天不穿棉衣在外面感觉不到冷。从生理到心理,好像真的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之上的回忆和数据只是我自己基于上述“科学研究多巴胺”基础上的一点假设或演绎,肯定不准确,我没有想去夸大戒赌的困难或是不可能,亦不想为自己的过去或将来找借口。我只是试图从各方面解刨自己,找到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


睁开眼睛,发现这一小段回忆,已经让手指出现了汗水。可能在不知不觉之前,体内已经增加了些许多巴胺的缘故吧。如果从多巴胺的角度分析,写下这些文字带来的多巴胺的增加,抵消了焦虑心瘾带来的多巴胺的缺失,算是一个小小的阶段性胜利。家庭、亲情、朋友、工作带来更多多巴胺的增加,也让自己的生活形成良性循环,让以后的路更宽、更光明。


我很确定的是,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战胜它,但我肯定不会低估它。我明白如果我忍受不了这10%,却计划着去控制那1000%,就是痴人说梦。我更不想自己在写了多篇戒赌文章之后,成为别人眼中最终的笑话。


撕开内心的口子,或是拷问自己的灵魂,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写出来的文字并不华丽,文笔上也没有太多天分,但我告诉自己就算只是写给自己看,也是值得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