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的人,在做了彭泽县81天的县令后,终于做出了一件惊世骇俗,影响千古的大事,他毅然决然地辞职了。

        这一次辞职前,他必是纠结了很久,思想里的困兽之斗折磨了他很久。幼稚盈室,嗷嗷待哺,瓶无储粟,揭不开锅。养家的责任沉甸甸地压在肩上。贫困的生活往往能磨灭一个人的意志,降低一个人的尊严。为了一家人的衣食所安,生生所资,他听从叔叔的建议做了彭泽县令。

        这样的辞官已不止一次了。二十九岁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做一名参军 ,发现司马道子父子挟制皇室专横爆戾,终于认清了司马道子父子与桓玄的矛盾实质是各派力之间的权利的倾轧、争夺,而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不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也对桓玄无比失望,加之此时母亲生病,趁此溜之大吉。

        最后任职彭泽县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

        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

        辞职是因为所做的官小了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先人们显赫的地位是不是给他定下了很高的调子呢?以致他对小官不屑一顾呢?

        江州祭酒官位小吗?江州祭酒是帮助州刺史掌管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等的官,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要职,绝非人们所想的闲职散官。陶渊明最后一次做的彭泽县令,俸禄为五斗米一天(晋实行的是日薪),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年也有1800多斗了。另外“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他听从夫人建议,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凭此,一家人可以丰衣足食。可见,他的辞职既不是因为官职小,也不是嫌弃俸禄低。

        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兼济天下苍生,这也是他做官的重要原因。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东晋末年,天下大乱,官僚混战,很多人在政治倾轧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陶渊明又怎能独善其身?

        他可不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在彭泽做县令,针对当时隐匿人口情况严重,政府税收减少,农民负担加重的情况,他一上任就清查户口,这是一件令很多人头疼的事,面对种种阻力,仅半个月他一下清查出被财主豪绅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人,接着,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从次年开始,每个成年男丁所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盛赞他的英明和果敢。此举在当时影响很大。

        可同时也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寻阳郡臣何隆就是一个,他设计利用以贪婪凶狠闻名的刘云来惩戒陶渊明,刘云受何隆之命,突然闯进彭泽县衙,以便突然袭击检查。陶和几个官员正喝酒闲聊,听说刘云驾到,虽撤席出迎,但刘云却怒气冲天:‘‘本官来到贵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道理……’’一顿呵斥后扬长而去,给陶渊明一个下马威。这显然是有备而来,陶怒火中烧:我岂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恰逢同父异母的嫁在武昌程家的妹妹去世,于是连夜收拾东西,打包上路,自此,归隐田园,再无复出。

      羡慕他的才华,佩服他的勇气,崇拜他的人格。现实中,繁杂的工作,无休无止的矛盾以及种种不公正也会让我们不堪其扰,多少次也想学学陶渊明撂下包袱,来一次毅然决然的离开,可是这样的念头在闪过一百次,一千次后,又悄悄地收起。面对世俗,我们冷眼旁观,面对不公我们一笑而过,我们学会把真情藏在心里,把笑容堆在脸上。我们痛苦,矛盾,纠结,但终于放不下。前不久那位留下‘‘‘世界那么大,我要去走走’’十个字辞职信的女教师之所以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可能就在于她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说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

        离开官场的陶渊明其实并不轻松,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养家的全部希望只在那贫瘠的土地上,不事稼穑的他还要农人提醒农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夕阳晚照,苍松兀立,独自徘徊的诗人是落寞和孤独的。但是他能醉情山水,放浪形骸,逍遥自在,不迷恋世俗的荣华富贵。也许耕织不足以自给的他和家人时常食不果腹,饥肠辘辘。但如果心为形役,久在樊笼,纵使锦衣玉食,钟鼓馔玉又如何?

        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的隐不同于别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自己与自然融合,将身体与灵魂结合。享受了儿子绕膝、饮酒读书、漫步秀园、俯仰良景、耘籽赋诗的快乐!

        陶渊明在我们的内心树立了一块丰碑,当现实的生活不顺遂人意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委屈求全、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特立独行?鲍鹏山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肯定庄子,他是昧昧昏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我想,我也可以说,陶渊明也是那颗大树,正因为有了他,我们还可以有清风明月,朗朗乾坤!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有人用这两句话来形容陶渊明的作品和他的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陶渊明的归去,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回到了心灵的原点。不管现实如何慢待我们,我们都不能糟践自己,活的坦荡,活的自如,不屈服,不妥协,不苟同。这就是陶渊明,这也是我们该坚守的原则!

        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看看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少女时代,我一度花痴陶渊明。 不在于他的田园诗写得有多好,而在于那时候语文老师大力推崇陶渊明的隐士哲学,顺便提了一...
    梨涡小篆本尊阅读 7,261评论 21 39
  • 周五开会,原本计划给领导汇报下阶段工作,结果一切都搞砸了,或者说至少是很不理想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所谓的自以为和自...
    丿子木丨阅读 2,600评论 0 0
  • 今天闺女休息,上午我领闺女回妈家了,本来想去先给闺女整牙咬牙模的,结果朋友说来妈家找我们姐们玩,好吧下午...
    姊姊艮赱鈊阅读 1,409评论 0 0
  • 1、感恩早上财神给我发328的红包,谢谢财神! 2、感恩早上源头让我送孩子去上学,了解到学校里面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
    大道至简01灵阅读 1,589评论 0 0
  • 在成都,写诗的诗人很多,写诗的老板却也不少。比如何春、尚仲敏、彭毅、喻言……就经常活跃于各大诗会、刊物。本期《诗歌...
    楊孜阅读 4,711评论 1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