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服装 之20世纪70年代服装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服装上的限制有所缓和,服饰样式在老三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此时人们购买成衣的意识淡薄,不少家庭喜欢用自家的缝纫机自裁自做服装。
家中备用名牌的缝纫机成为人们的追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20世纪70年代不少家庭必备的“三大件”。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服饰领域。西服、喇叭裤、T恤衫、牛仔衣裤、风衣、超短裙、运动服、皮装、羽绒服等服装款式渐渐流行起来,受到当时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欢迎。又因为当时国家领导人带头穿双排扣西服,国内兴起了“西服热”。从此,人们的服饰开始向着开放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1、的确良面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化纤设备生产“的确良”,由此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一场革命。
“的确良”服装面料因不容易起皱、结实耐用,而成了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的确良”也为百姓沉闷的服装世界带来了一股清风,服装开始逐渐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
的确良,英文为“Dacron”/ [ˈdæˌkrɑn],音译作“的确良”(还有叫“的确凉”的)。的确良是一种涤纶的纺织物,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特点是轻盈、质地挺括、结实耐磨、色彩鲜亮、花色多样、不易起皱、容易洗和干得快。
20世纪70年代能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是时髦和洋气的象征。
3、节约领
节约领又称经济领、假领子、假领头,因没有衣身和袖子而得名。
因其节省布料、花钱不多、可以翻出更多花色而广受男女老少喜爱。
在物质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节约领,并首先在上海等地出现,成为男子必备的服装种类。节约领穿在外衣里面,露出的衣领以假乱真。
20世纪70年代,每个普通市民几乎都拥有几个节约领,不同颜色的“节约领”搭配不同的外衣,形成不同效果。
节约领成为20世纪70年代服装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
3、蝙蝠衫与踏脚裤
蝙蝠衫与踏脚裤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的服装。
蝙蝠衫,具有领型宽大、袖与身为一体、袖隆无缝合线、下摆紧瘦的款式,后来演变成蝙蝠式外套、蝙蝠式大衣和夹克等,双臂展开时形似蝙蝠。
踏脚裤是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的一种弹力裤,用黑色弹力面料做成,外形设计简单,裤脚缝上环状松紧带,穿时踩在脚下。可与运动鞋搭配,也可与靴子搭配。穿上紧身踏脚裤,能使腿型显得十分修长,衬托出女性腿部线条的健美,类似于后来的“健美裤”。
蝙蝠衫下面搭配踏脚裤代表当时女性的时尚,也是当时的时髦女性必备的服饰之一。
(摘抄自书籍《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