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理解的欲念,未被拥抱的失落,未被照见的渴望|从底层逻辑,深度解析大多婚姻,失败的共同根源
未被理解的欲念
未被拥抱的失落
未被照见的渴望
……
——
从底层逻辑,作深度解析
大多婚姻失败的共同根源

01
每个人都很孤独。
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廖一梅《柔软》
其实这里所谓“了解”的正解,应该是懂得,或是深度的了解——
何谓懂得和深度了解,那是要触及灵魂,触及他之存在的本源。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孙君曾经有过深入的探讨。
实在无法记起,那是多少年前,有着怎样具体的场景——
或许那是我们,多次散步闲聊或酒后剧谈集合而成的答案。
在当下,这个一切都在提速、加速的时代里——
对朋友一词,应该重新定义。
真正的朋友,简单来说,至少包括下面三点之一:
其一,你们不止一次一起吃饭——
并且,不是那种七八九或数十个人
一起,在牛B哄哄的环境里,单纯为吃而吃的饭。
而是,三五知己,或者两人对坐,只为悟谈、交流,
谈心为主,吃饭为辅,而吃的饭。
并且,不止在豪华酒店共同举过杯,还在街边小摊撸过串。
更为重要的是,你曾到过他家,参加过他小范围里的家宴。
套用官场的流行语来说,此时你才属于他这个圈子里的人。
其二,你们不止有彼此的电话——
并且,还有对方的微信,甚至还有彼此的另一电话号码。
甚至在社交网络上,也有相互的关注。你们的通话,无需短信预约,
而是,摸起电话无须思考,随时便可拨出的那一种。
并且,无论是在午休的时间,还是人静夜深的凌晨。
更为重要的是,有些电话确属有事,但更多时候,可能是你孤独了,
喊他一起散步,或者想要买醉消愁,或者只是想要微信里聊聊人生。
其三,你不止认识他——
并且,认识他关系最好的朋友和他最铁的朋友不是泛泛之交,
而是,他最好的朋友,同时渐渐地成为了你最好的朋友之一。
并且,你还认识他所有重要的家庭成员,认识他的妻子儿女。
更为重要的是,你到过他的老家,他的父母开口便可报出你的名字。
也许,他之父母并不知道你的名字具体是哪几个字——
但是,他们可以在一群人中把你的相貌和姓名完全对上。
这样的朋友,才值得你稀罕。
这样的朋友,才配得上鲁迅写给瞿秋白的那两句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02
说说恋爱、婚姻与家庭的问题——
几乎所有失败的家庭、婚姻与恋爱,
一个根源,就是对方,或彼此都不是对方的那个被深刻定义的朋友。
当然,一生都视对方为知己、同怀,更是无从谈起。
所谓同怀、知己——
是指远超工作上的同事同行,远超志同道合的“同志”,
是更多指向灵魂的同频共振,精神的同构与共情的一个词语。
几乎所有失败的家庭与婚姻,都死于彼此无法成为知己同怀,
最终只能由“同心而离居”,沦落为离心的同居。
深入来谈——
只要稍作了解,便会发现,
几乎所有失败的婚姻家庭,两个人之中都有一个,
或是两人同时所处的状态,存在如下所列的情况——
Ta的欲念从来、或大多时候未被理解,
Ta的失落从来、或大多时候未被拥抱,
Ta的渴望从来、或大多时候,不仅未被满足——
也从来未被真正照见与懂得。

03
难怪外遇具有这么大的“神圣性”(numinosity)。①
它实际上拥抱了一个人失落的灵魂。
——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郑世彦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12
这段文字——
是谈到“中年外遇”这一章节里最有力量,
也是整本书中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犹且记得——
当时,我是在厨房,挂着耳机在听这一节,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即便是听书,即便是在轰响的厨房,这句话还是一下子——
便闯进了我的耳朵,并且入侵了我的内心。
人们深情拥抱、并且用尽全力回应的——
往往都是那个懂得我们
不但甘心俯下身子倾听
并且,一路小步快跑着、投入你的怀抱里,
然后,把你死死抱紧的另一个陌生的他者。
而你——
面对那个紧紧拥抱你失落的灵魂的他者,所给予的回应,
让我想起了那一首无从考察作者姓名的、三行情书——
飞蛾对灯火说的话,
我想对你再说一次:
奋不顾身之前,我是知道结局的。
面对这种英勇、决绝、深情,并且带着悲壮意味的行为。
在我,是愿意为之给予赞赏,并且热烈鼓掌的。
因为,圆满的人生必得遭遇,一场明知失败依然奋不顾身的奔赴。
然而,这种精神上应当给予无限称赞的行为,一旦付诸现实——
他的沉没的成本、过于高昂的学费,远远超出大多人的承受能力。
因之,下面的一条更加艰难,
同时,也是更为容易的道路,便是唯一的选择——
我紧紧抱住自己失落的灵魂
抱住内心最深处仍在学步的,那个小孩
我拒绝,饮鸩止渴
拒绝饮鸩止渴,
我也不去瞻望、似乎近在眼前,
伸手便可摘下的青春里的青梅。
而是,伏下身来——
开始,开垦土地,
引水浇田,亲手植下,
连片的、茂密的梅林。
当那连片的梅林——
终于成为中年之路上
一道惊艳尘俗的风景
每一颗青梅
每一滴青梅之酒
都可以用来止渴
也可以让人耽醉
也是行走中年暗黑的丛林里
由你亲手擦亮的指路的晨星

04
至此,方才明白——
你所痴迷、拥抱,你所深深渴求的
不是具体的某人,而是被深情凝视的幻觉
中年之路上真正的幸运——
不是遇见、拥抱青春、靓丽的他者
而是勘破镜像的虚妄之后,亲手缝合灵魂的伤痕。
拒绝饮鸩,并非放弃甘霖,而是在荒漠之中凿井——
不摘青梅,并非畏惧酸涩,而是让种子在血脉里生根。
当你俯身开垦荒漠时,铁锹翻动的不仅是泥土——
而是将寄望于他者的救赎,归还给自己的双手,
是在中年的废墟上,重建一座供奉灵魂的庙宇。

05
所有失败的婚姻——
并非是败给时间,也不是败给贫穷,
甚至也不是败给第三、第四个他者,
而是败给了持久存在的灵魂的失语。
那些未被理解的欲念,
那些未被拥抱的失落,
那些未被照见的渴望,
作为主谋,共用合力,杀死了理解,杀死了拥抱
并且在那张,你们共枕的大床之上——
紧紧捂住了,原本可以照见彼此的光亮,
让那些亮光先是无法呼吸而后窒息身亡。
曾经,一路风雨同行的你们——
在行至中年的寂静的荒原上,
各自怀抱各自的孤独,终老至死。
注释:
①荣格对numinosity的解释是具有一定神秘性的力量,
如情结或原型中所固有的一种品质,独立于自我意志而发生作用。
用时20小时44分的阅读,
共计51条数万字的笔记,
仅仅只是除去纸质书籍外,
我在“微信读书”上留下的记录——
因此,把这本《中年之路》推荐于你。
明日请早
写于正午的沅醴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