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壶淋水后干的快慢真的能判断这把壶的好坏吗?想必很多壶友在网上都看到过这样的视频或者动图,但是还是疑问重重,到底这样的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我们来听一听丁亦琴老师怎么说吧
丁亦琴老师说过:“如果说一把壶淋水后干的速递作为判断一把壶好坏的标准,那些外表经过抛光、打蜡的泥料不怎么好的紫砂壶,淋水后立马就干,你能睁着眼睛说这样的壶是一把好壶吗?”所以说用一把壶淋水后干的快慢来作为一把壶好不好的判断标砖是错误的,丁亦琴老师还告诉我们,影响一把壶淋水后干的快慢其实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就是泥料的目数了,泥料的目数不仅影响着紫砂壶的表面质感,也影响着紫砂胎土的密度,泥料的目数越高,那么致密性就更好,水干得也就更快。
再则,就是壶型了,像一些圆壶素器,壶身光滑细腻,水怎么可能干的慢?就像市场上常见的西施壶基本都干得很快。而一些比较有层次的造型,类似虚扁之类,就会有形成积水的可能,所以水也就干的慢些。
当然,影响因素可不仅仅是以上两点,紫砂艺人如果明针功夫做得到位,水也会干得快些。还有淋的水的水温,壶烧制的玻璃化程度以及壶的大小,淋水量的多少等都会影响水干的快慢。
综上所述,一把壶淋水上去是否干得快,不能用以衡量或判定壶本身泥料好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