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记载,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有段对话:

上问太子:“近儒臣讲说经史何事?”对曰:“昨讲《汉书》七国叛汉事。”遂问:“此曲直孰在?”对曰:“曲在七国。”上曰:“此讲官偏说耳。景帝为太子时,尝投搏局杀吴王世子。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黜削诸侯。七国之变,实由于此。若为诸子讲此,则当言藩王必上尊王子,下抚百姓,为国家藩镇,以无挠天下公法。如此,则为太子者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为诸子者知夹辅王室,尽君臣之义。”

《明史•太祖纪》记载,洪武二年夏四月,“乙亥,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

《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载洪武九年,训导叶伯巨应诏陈言,极论分封之弊,其转述贾谊劝汉文帝“早分诸国”之言,“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

结果,朱元璋大怒,将其系死狱中,“后无敢言”。

而朱元璋一蹬腿,他那明经懂理、孝顺无双的孙子建文帝,便与分封的诸王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最后一场靖难之役,叔叔朱棣直接取了侄子建文帝的位子,杀人无数不说,还创了历史之最——灭了方孝孺的十族。

好在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倒也算是肉烂在自家锅里,估计这也是朱洪武没有说出来的计划吧。只是可叹被系死的叶训导,皇帝不急,急了你这个训导,何必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