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许多大儒解读为:古人学习,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今天人们学习是为了炫耀。批评现在人们读书目的不纯。
有人认为恰恰是孔子提倡今天人们读书要为了治理社会,为了学以致用。
我看,后者是今人思想。孔子最烦人心不古,要克己复礼,怎么会夸赞今人呢?
如果学习是为了炫耀,当然不如“古人”。如果“成就自己”的结果就是让社会受益,造福他人,不也是孔子乐见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原来的解读是学习要经常复习。现在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要重视实践,于是又解读为“习之”是实操训练之意,因为"習″字构字中"羽"是小鸟练习飞翔。
我发现,人们首先定位孔子是正确的,然后,按今人认为正确的路子上去解读。孔子的“语录”于是被解读成时代需要的思想。
比如,康有为就解读孔子“语录”,为他的变法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