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t Wood, Spring's Oak
Thoughts of The Week #04
1/ 解决一个迷宫“难题”
迷宫既简单又复杂。
它的简单在于,你知道它的规则是既定的,你只需要遵守它不断前进;它的复杂也在此,你不能跨越障碍、打破规则,你需要不断尝试,才会找到结果。但如果我们想高效地解决迷宫难题,需要从目前的位置上跳出来,从更高的维度看问题。
试试上面这个迷宫吧。
2/ 人工智能为何不敌大脑
最近读了Luca Dellanna的一篇文章叫Complexity: why our brain succeeds & AIs fail
人类大脑不仅可以利用已有经验来确定输入内容哪些部分很重要,而且知道哪些处理维度是重要的,大脑不仅可以消除某些内容复杂性,还可以增加它的复杂性。
但人工智能现在大部分都使用modules,它们倾向于压缩一个模块和另一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内容。而当前的人工智能不敌大脑,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开发人员过多地降低复杂性。
3/ 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见这句话,鸡汤味实足,它能鼓励人们锐意进取,去面对人生的苦难。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反脆弱”的文章,对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并非一定如此。
①从群体看,当一个群体在接受自然“冲击”的时候,一部分分散在群体内的“弱小”个体被杀死,整体因此变得更好。
Since the weakest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died, the average survivor is stronger.
杀不死你的,杀死了别人,所以整体更强大了,你的群体均值提高,但你究竟是否变强了呢?也许不是。或许自己在下一次的冲击之中,就是“弱小”的那一个。你能经受住考验而不是被灭亡,是因为在考验来临之前你就已经具备通过它的能力,而不是考验提高了你的能力并且使你通过了这次考验。
②当然,考验确实能够提高你的能力,但那个能力的显现是下次考验的事情。比如你练习举重,你肌肉上的那些最弱的"成员",通常是分散分布的,当你举重,那些弱小的“成员”发生了分布式的死亡。而由于分布式的死亡,能够很好的被身体所接受,因此你的身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损伤,在休息几天之后,你的那些弱小“成员”的“旧窝”之处,长出了新的“成员”,你举重的能力增强了。从这里来看,任何不能杀死你的,的确都会使你更强大。
4/ 不是所有的苦难都有意义,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值得歌颂。
国庆的时候看了电影《夺冠/中国女排》,过去的年代物质水平不够发达,老女排强调吃苦精神,我们只有依靠主观能动性去战胜对手,但现如今时代不同了,物质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们没必要再去吃前人的苦,为了赢得比赛去受前人经历的苦难。以前的老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如今我们在赛场上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
关于吃苦,现在依旧有人“顽固不化”,自己当年受过的苦,也非要自己的子子孙孙再经历一遍,美其名曰“不忘过去”,但其实为的是满足自己“不公平”的心理——“凭什么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受过的苦你们一点都不能少”——这就应了王小波的那句话:
人是一种会自己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