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段子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定义之中一定包含着“数量”的限制。
没错,一件事可以成为段子,但是如果把这只是段子的东西翻来覆去使劲嚼,硬要嚼出点矫情味来,那就会演变成一种 因为无知而无理取闹的丑陋闹剧。
这种事情之前一直苦于没有好的例子来详实的说明,而久久未能得以表达,今天,多亏了这市场内的一地残肢断臂,终于产生了一个充满着血腥、贪婪味的生动例子。
--
有人,非要用教育概念股的崩盘,来给这次大盘的大跳水和崩盘之间套上某种必然联系。
这种行为在刚开始出现在网络上时,因为明显不是导致这结果的根本原因且言语之间略显戏谑无奈,所以就显得有些蠢萌,此时尚且可以称之为段子。
但是后来,随着对这种愚蠢之事的效仿与发酵,乃至于把这蠢匹原因奉为“真理”,就明显已由段子而演变成一种无知、无能的情绪宣泄与胡搅蛮缠。
学科类培训机构,我更愿意表述为“野鸡课后班”/“补课班类教育行业”,对于中国而言,是必然要清理掉的。这一点,任何从事于该行业的人都心知肚明。不说,狡辩,挣扎,不过是苦于自己找不到其他这么简单而又质优的饭碗。
2017年,我曾从事于该行业,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就下定决心,今后绝不碰这个行业。于我而言原因很简单,但是很多人或许理解不了。
这种补课班类的民营教育行业,早晚有一天,必死。这不是因为什么优胜劣汰的简单线性逻辑,而是更深层更关键的原因所决定的。
如果说还有“大山”压在中国国运身上,那么其中一座毫无疑问是地产。还有一座,就是补课班这类民营教育。
为什么这两座大山和中国的国运相关?这要从中国国运是什么来讲。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或者说人类文明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欲望得到满足与进一步延展等待满足的历程。即,充分体现着需求决定供给。一切需求的根源是什么?人。即,一切发展的动力根源所在,就是人。
这绝非简简单单的人口红利那么简单。人口多,需求的数量和多样性就复杂,相应能催生的供给就比其他国家和民族丰富。换言之,其可能诞生引领世界的科学文化成果就多。
而科学文化成果的出现,最终就会决定这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
从1000万和5000万人口在中古和近代是完成所谓强国的两个基本人口数量,到下一个霸主美国和曾一度对应的苏联都是在2亿5千万级别这两个例子来看,下一个人类文明进化的量级在12亿5千万左右。再往下的人口量级之大,就不是单一国家所能实现的了。至少按目前的人类文明运作方式而言是不可能的,需要以联盟/联合体形式运行。
在上述角度下,就可知中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之所以能站在目前这个位置和世界上某些国家争夺世界第一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二十八画生时期留给中国的庞大的人口数量。
因此,但凡威胁到中国这一命脉的任何行为,都必将被中国毫不留情的绞杀。
这原因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一直以来都需要对某些行业/行为进行绞杀。为什么?因为时机点还未到来。
换言之即,如果今年还没有提到人口问题,还没有三胎政策的讨论,那么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推迟。一如历史上,中国对台湾问题进行的推迟一样。
所谓机应则青山满目,机不应则满目青山。即如此。
随着三胎被拿到台面上讨论,意味着当下已经到了解决人口问题的时点,意味着“秋后”已至。
这时候,但凡影响中国人民生孩子繁衍后代的障碍,都必将被无情摧毁。这其中,房价问题、教育问题、公平问题等,都将被逐一解决。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发展而言,杀这一类教辅行业非但不是制造恐慌,反而是在逐步的制造出更大的机遇。并且,在围绕未来人口的问题上,杀教辅行业只会是第一刀,而绝不会是最后一刀。对这样优秀的政策,理当叫好而非抱怨。
当然蠢人并不会理解。
但是,并不能仅仅的指望杀一杀野鸡教育班,就整顿了行业,就解决了整个大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根深蒂固,并不是一两个政策能解决的。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相当长人力的投入。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教育的洗牌,未来,会有新的机遇产生。而能抓住这个新机遇,迎合这一新需求的良性产业结构的缔造者,必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首富。
或者最次也是一个名头响彻海内外的巨贾。
而至于今天的创板,30分钟那大大的盘背结构在那,你不去看,或者你根本看不懂,那你就谁也别怪。
不学无术,自食其果。又有什么好叫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