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给我最好的教育环境,背井离乡去打工。母亲为让我安心学习,扛起来我生活中必经的成长历练。在你们看来,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题记
仰望星空,浩渺的世界让我惊奇,激起我探寻世界的渴求,我却被“爱之名义”关在牢固“鸟笼”中。
我被束缚双脚,亦步亦趋,不得动弹。我有精美的“房子”,舒适的“软榻”,可口的“食物”,我该知足,但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被这沉甸甸的爱伤的够深。
在最近习作中,这样一段段文字触动我内心最柔软处,引起了我的注意。
习作的作者是家长、老师心中乖乖女,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为什么会写下《最爱的人伤我最深》,我急切的找到她,谈谈❤。
我开门见山说道,你知道你最近的习作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吗?你还有什么对老师说的吗?她低头不语,好像做了坏事的小孩般,我拍拍肩膀,轻柔的说,放心,我会为你保密。这时,她才缓缓抬头,娓娓道来。
至今这句话犹在耳畔,“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有时,需要走错的路,即使我摔得满身尘土、浑身伤疤,又怎样,那才属于我”。
我彻底被震惊到了,像她这个年纪的我都没有如此的见解和决然。回首我的来路,我是不是也被伤过,被“爱之名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恐惧的事情。吃过苦、受过难的父母,出于本能的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和环境,认为不让他们吃苦受难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爱。爱,在这时偏离了靶心。
辗转反侧的思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而不是一味的包办避让,把选择权掌握自己手中。
试想:如果我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积怨”,会戳中父母的痛处。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有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这般勇气的,闷在心中,会有更多的心理问题。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讲到:对于生活中苦难,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哄骗收买、推诿包办能解决一时,却解决不了一世的困惑。让孩子自己学会承受痛苦,大人首先就应该做到几个原则:首先自己要平静自若表现的不是十分焦虑。然后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向她解释,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怎样的呢?最后,激发孩子的勇气告诉她战胜困难的时候,父母也在旁边陪伴着他。可多少家长,用“我是为你好”这句魔咒,紧紧拴住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最后,想呼吁:孩子不是为“长大”、“成才”、“成功”而活着。他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人就应该拥有承受痛苦、享受快乐的权利。让孩子有过地狱般历练,做天使般的经历,才能让他展翅高飞,不是让他生来就做没有翅膀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