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篇去年的旧帖】
龙粽(隆重) 登场,香艾(相爱) 端阳
——也说端午节文化的教育价值
何池歆 2017年5月28日
今年的端午节跟“六一”儿童节连在一起。借着这个巧合,我就说说端午节,再说说它的教育价值,同时欣赏几幅美图吧。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粽子节,还有很多其他叫法。不同的叫法,代表着不同来历。传说端午节与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有关。其中,纪念忠君爱国、悲愤投汨罗江的屈原,这一传说最为广泛,所以端午节又叫诗歌节。
对于端午节来源的“纪念”这一说法,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早在屈原等先贤之前,就有端午节的习俗流传在华夏大地了。比如挂艾叶、沐兰浴、赛龙舟、吃粽子等等。因此,端午节应该起源于上古时代。
用兰草沐浴,挂艾叶去邪毒,这一习俗早在周朝就已经盛行。至于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更是早在夏朝就已经成为百越族的一种祭祀图腾。
当时,中原文明认知是:长江以南的所有部落统统叫“百越”。神农氏后裔雄王,于公元前2879年在今天的越南建立了王国,似乎比夏朝还要早。由此推论,端午节在远古部落时期就已经存在。
现在普遍认同的学术观点是,端午节起源于“恶日、恶月”的神话。五月为“恶月”,尤其是五月五日为“恶日”。这个月病毒、恶魔什么的都十分猖獗,所有坏事倒霉事都会出现在这个月,是最不吉利的。五月五日为“首恶”,叫做“重五”又名“重午”。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要焚香、沐浴、挂艾、划龙舟、吃粽子……进行一系列上午祭祀活动、驱邪仪式。这就是端午节最早的由来。战国的《吕氏春秋》、西汉的《礼记》、东汉的《论衡》都有记载。
端午节从最初的恶日辟邪活动,不断发展演变,上下五千年,形成了庞大的风土文化体系,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可是前些年,人们对端午节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它只是民间的庆典活动,甚至等同于一个节气而已。我小时候就明白,端午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民间的,而不是国家官方的。以至于日本、韩国纷纷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是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中国人刺激很大,政府开始反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年后的2008年,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批民间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再一年后的2009年9月,我国成功申报中国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算是讨回了一点面子,没给老祖宗丢脸。
端午节,最终演变成了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多元的“泛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端午节文化向外辐射,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欧美澳洲城市和地区,都流行端午节文化。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将端午节的文化系统详尽解读。这是因为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在传承中不断被发扬光大,创新的内涵不断被注入,端午节文化产生了庞大的分支体系。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对端午节的过法不尽相同。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一位老师、一位家长,将如何用好端午节文化,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它有哪些值得挖掘的教育内涵?
第一,培养爱家乡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因为屈原等历史名人事迹融入端午节文化的缘故,爱国主义内涵占据端午节文化主旋律地位。尽管传统意义上的“忠君爱国”比较狭隘,但是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家乡的教育,依然十分重要。
第二,推进生命健康教育。可以说端午节的本源就是一个“全民防疫节日”,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百姓永恒的主题。重视安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强身健体,创新健康文化,是端午节文化的另一个主旋律。
第三,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吉祥的象征,划龙船、赛龙舟,千帆竞发,万舸争流,有自强不息的寓意。很多学校在龙舟文化开发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
第四,端正的品格教育。这不仅体现在“端阳”两个字上,端正、阳光,而且还向现代社会传递了君子之风、君子之德、君子之行。关于品格、气节、理想,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代表,一大批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值得挖掘和吸取,为教育教学所用。
第五,孝敬友善的公民道德教育。端午节文化中,既有对先贤的缅怀,更包含了对师长亲友的关怀。向老师、父母、亲友、同事表达祝福和关爱,成为端午节文化的主流表征。人们纷纷借用粽子、艾叶、竹子、龙舟等端午节文化元素,传递着友善、关爱、敬慕、赏识、关注等情感。
端午节的教育内涵还有很多,各校各班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根据生源实际,创新出端午节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让这个节日过得更加有意义,有自己的特色。
当前,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罢,我惊喜地发现大家都在不断丰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我并不认为这是“恶炒”,我们要相信学生以及大众的审美水平和创意能力。文化总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文化有没有永续的生命力,要看后来人。
好吧,最后我也跟着所谓的“非主流”高喊一声“龙粽登场,香艾端阳”。(PS,隆重是可以的,相爱嘛要谨慎,哈哈哈……)
何池歆|广州智库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微笑教育联盟创始人,微信 meiti800
【美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