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爷爷奶奶带大到10岁的孩子,自小跟爷爷奶奶亲,长大了也跟爷爷奶奶最亲,来源于一种最原始且亲切的爱。
10岁之后,我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开始了几年没跟爷爷奶奶住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我至今还记得,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对爷爷奶奶是爱得深沉的。
那会的我还在上小学,爷爷从老家出来城市看我们了。我们一大家人包括叔叔婶婶和堂弟堂妹们去餐厅吃一顿饭。就在大家都要入座的时候,在恍然之间,爷爷头上一大撮白头发引入了我眼帘。
那会,任何人都无法从表情意识到我内心的变化,然而当时的我实在是偷偷在内心大吃了一惊。似乎从来都没有意识到爷爷奶奶会变老的我,突然惊讶的发现我爷爷奶奶在变老。
虽然变老是自然规律,可当时还小的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一个人会老去,接着还会面临当时的我所不敢想的“死去”。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心中对爷爷奶奶的爱更是强烈,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出于要好好珍惜他们的心理。
我也很庆幸自己还很早的时候就有这个意识。在我接下来的成长里,我一直都把爷爷奶奶放在了几乎最重要的位置。
当爷爷奶奶从乡下出来到城市里跟我们一起,他们住在叔叔家的那一年多,我每个周末都会骑个将近半小时的自行车,去跟他们一起聊聊天。奶奶总会做点东西给我吃,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炒个米粉,似乎看我吃了些东西,他们的内心才是欣慰和满足的。
到后来,我家做了新房子,两层半,空间更多,于是爸爸把爷爷奶奶接到我们家住,从此我又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了一起。
虽然爷爷奶奶住在一楼,我们一家几口住在楼上,爷爷奶奶也不跟我们一起做饭吃,而是他们两人单独做。但自从他们住在我家后,我每天晚上,不管是不用上课的周末,还是即将期末考的上学日,我都会在完成学习后,到楼下,陪陪他们起码半个小时。即使后来临近中考,也是如此。
后来上了高中,再是大学,到现在在外工作,我跟他们一直都有每周的电话联系。爷爷耳背,每次是跟奶奶通电话,但一通电话下来,了解到了他们的现状,我就是安心的。
这两年,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是越来越不好,尤其是爷爷。每周的一个电话已经没法满足我对他们的牵挂,于是我只能多回家。回到家看到了他们,不仅他们开心,起码我内心还又是安心的。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也就是今年,奶奶的身体状况突然变得比爷爷的更糟糕,后来更是被检查出了癌症晚期。从此,我陷入了每一天都即将很快失去奶奶的痛苦。
如今,这种痛苦被终止,我对奶奶一切的爱只能转变为思念。
可爷爷呢?原本是奶奶照顾他饮食起居的,是奶奶一直在他生活里陪伴着他的,现在奶奶离去,思念只会让他情不自禁又落泪,他的生活多了没有奶奶之后的孤单。
奶奶离开后,我又已经在外工作,不能实实在在的陪爷爷。我也再不能打电话给奶奶问到爷爷的身体状况,我就跟爸爸开视频,以此缓解我对爷爷的想念。
可没想到,爷爷才看到视频里的我,就跟爸爸说他不看了。是爸爸告诉我,当时爷爷眼泪就出来了,跟爸爸说不要给我看到他,怕影响我在外工作。爷爷还跟妈妈说,他看到我就想起我小时候,所以眼泪才会出来的。
知道这些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本没法跟爷爷打电话聊天,现在开视频也会让爷爷不适应,难道我只能在好一段时间回家一次,才能近距离接触到我爷爷吗?
这让我没法接受,终于在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好一会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为爷爷写一本是,一本给爷爷看的书。
爷爷是个知识分子,喜欢看书,但姑姑说他这两年不太敢看书了,因为书的字太小,看没一会眼睛就受不了。那么,我为何不给爷爷做一本字体更大的书?
爷爷已经耳背好多年,已经好多年没有跟外界接触,再因为原有思想难免有陈旧,那么,我把更多适合爷爷的新思想写在书里,这不就是我跟他更好的交流方式吗?
我从来没有写过书,现在对这本书该怎么编排也还没有清晰的想法,但这些都不是难题,我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花精力去做这本书,一定要给到这本书给爷爷看,这似乎就是一种使命。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完成这使命,为了好好珍惜身边人,更为了让自己的一颗心完整而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