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作者简介】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以严整、科学、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互动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引领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他从教30多年,身兼社会职务40多项,却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坚持上语文课。
【书本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情感厚重,风格平实。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让人身临其境,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深刻的思考闪烁着师者的智慧光芒,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被广大教师尊为必读教科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教委将本书作为培训教材。
假期中,原本波澜燥热的心在读完这本书后开始静下来。在读这本书时,我逐渐意识到一个班级的管理有不同的层次,包括:道(因果原理规律本质);法(战略思想价值观方向策略);术(谋略战术技巧手段);器(工具脑子身体网络),大概就是思想观念和方法策略两个维度。
以前我总是追求器和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技巧方法来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但看这本书,发现只有从宏观上把握道和法,才能恰当运用好术和器。在读这本书时,我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答案。问题一:在班级管理中,语言很重要,比如讲道理,比如批评学生,都是需要语言表达,有的会幽默比喻,有的会玩笑式点出,但自己似乎只会干巴巴地说教,强调纪律规则,这有时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怎样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或是发挥自己某方面长处,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问题二: 以前在当班主任时,有个缺陷就是与学生走得不近,感觉对学生的观察不够,要关心学生感觉也不够深入或是有些流于表面或是不知道要如何关心。问题三:班级管理可以从哪方面着手,能不能形成系统的方式。(术和器)
思考问题一: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我干巴巴地说教,只是单纯强调纪律规则,其实就只是为了驯服而教育,尽管知道要尊重学生,但没有从心底里认为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而是要他们按照我的意愿走,而当没按照我的意愿和期待走,就容易情绪化(自己有时没有意识到),然后便进行惩罚,而这样做并没办法服众,学生表面上答应了,但实际心底里并不赞同,也有怨气,所以到后面,学生可能就越来越难管理。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尊重学生的意愿。想宣传时,尽量别干巴巴单纯讲,而是要讲为什么,做了有什么好处,因为自己储备不够,所以可以提前想要怎么讲,不知道怎么讲就搜这本书,平常也要多积累相关的素材。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民主+法治。民主,就是大家一起商量一些事务,让班级里的同学都有参与感,法治,就是要制定合理的班规并遵守。但要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有完美的方法,并不是一种方法实施之后就能一劳永逸,而是在不断地完善,或是不断地更换方式,有时一种方法用久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思考问题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学习是学生很重要的任务,在日常,不是单纯强调大家要认真学习,这个学生们自己是知道的,要从集体和个人出发,集体的,可以从不同角度(意志力、生物节律等一些专业知识),结合一些契机在班级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个人的,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好针对性的引导。学习重要,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也要跟学生多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以以身作则,可以多多提倡。
思考问题三: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做到:
(1)拟定一天计划,有什么事务,要对学生讲什么话。
(2)做好一日总结,今天做了什么事,观察到学生怎么样。
(3)有些感想、思考可以写一写,以输出倒逼思考。
(4)日常阅读书籍、杂志、新闻,积累素材。
在书中,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务必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灵活变动的。读了魏书生的这本《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深深地了解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