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提问教学法》摘录
课堂提问环节中最易忽视两个黄金等待时间点是什么?这段时间师生干什么?充分利用好这两个黄金时间段后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好处?
第一个黄金等侍时间段是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回答问题之前,一般为3~5秒;简称等待(思考)时间1。
第二个黄金等侍时间段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对此做出评论或回应之前,一般为3~5秒,简称等待(思考)时间2。
我们建议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使用思考时间1,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 并准备好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后, 建议再停顿一下,这个停顿叫作等待时间2。为了反映其功能,我们称之为思考时间2”。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仅仅在“等待”,心理引擎也没“闲置”—一他们正在思考,推动学习步步深入。建议这次停顿的时间与第一次相同3~5秒。
教师提问后学生等待时间1要做什么?
仔细听清问题;想想问题问了什么;利用沉默时间自己想想问题的答案;不要急于举手,等待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准备在全班面前回答问题;如果你没有被叫到回答问题,那就仔细听同学的回答并思考他的答案。
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使用思考时间2来思考答案的质量;他们可以添加内容,给出明确的例子,提供依据,纠正答案,或者产生疑惑并提出来。
当回答的学生正在思考他给出的答案时,其他学生做什么呢?
在思考时间2内,他们也需要保持沉默。他们应该花时间思考回答的学生所说的内容,并将其与他们在问题首次提出后的思考时间1中产生的答案相比较。他们可以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的答案与他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谁的回答更正确,为什么?如果是这样,我应该怎样补充第一位同学的说法,并通过延伸和举例来证明我的答案,通常,教师会让另一个学生解释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如果点名补充回答,思考时间2让学生有时间准备回答和解释。
思考时间2对教师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他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对学生做出最好的回应,使用这段时间思考接下来要说的话。教师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清楚,教师要提出什么问题来提示学生阐述清楚?如果答案不够具体,如何理解学生思维背后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要提出一个例子、一个依据还是一个陈述呢?教师是否会使用回应链,让另一名学生回答是否同意第一个学生的答案,并解释原因?思考时间2为教师提供几秒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最好地跟进学生的回答, 指导学生做出更正确和更完整的回答。
概括来说,在思考时间1和思考时间2学生应该做什么?
思考时间1这个时段:我的老师问了一个问题…
1)我仔细听这个问题。
2)我和我的同学都保持沉默,认真思考…嗯…
3)我不急于举手。
4)我等老师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可能是我!)
5)我会准备好大声清楚地回答问题,让整个班级都可以听到我的声音。
6)如果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我会仔细倾听同学的回答,并认真思考。
思考时间1这个时段:
我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1)我在停顿期间继续思考。
2)我会适当添加或修改我
的答案。
我的同学回答了这个问题…
1)我们都静静地思考他的答案。
2)我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
3)我思考如何对他的答案进行补充。
4)如果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会准备好大声阐述我的观点。
5)我会尊重并认真倾听所有观点。
设置这两个黄金时间段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答案会更长更正确更完整;学生不再经常说我不知道;学生能为自己想法和结论提供依据;更多学生愿意并能回答问题;回答学生更经常地进行高水平思考,提出假设和推测;学生能提出更多的学术问题;课堂管理问题减少,纪律改善;学生回答时更自信;学生的更复杂认知问题测试成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