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麻园之光



高中时看了许多青春文学,对大学生活无比向往:环境优美的校园、自由活跃的学习气氛、知识渊博的导师、活泼有爱的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大学四年可以尽情享受青春享受学习的快乐,还要谈一场纯净美好的恋爱……抱着这样美好的幻想,学习练琴都格外努力,闪闪发亮的大学生活在召唤。

第一次去云南艺术学院时,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当时坐着公交车路过学校侧门,掉了色的烫金校名隐匿在一排商铺的招牌中间,甚至还没隔壁的商店店名显眼,不仔细看发现不了。正门也好不了多少,朴实稳重的猪肝色瓷砖(我怀疑之前是朱红色太久不翻新掉成猪肝色了)配侧门同款土黄色大字,电动门是坏的,栏放行靠保安利用杠杆原理手动操作(也是难为他们了)。

这片校址建于1956年,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学校里所有建筑都呈现出一种极强的历史厚重感。以我所在的音乐学院为例,我们有两幢6层楼的建筑,一幢全是琴房,长长的走廊被几盏昏黄的吊灯照亮,走廊深处常年晒不到太阳,阴冷诡异,楼里经年不散一股木头和烤漆的老旧味道。一些用来堆各种坏掉的乐器和杂物的房间从来不锁,有时走错了推门进去,冷气就迎面扑过来,吹的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另一幢是教室,全是老式的铁窗防盗笼,和一脚能踹开的木头门。桌椅破旧,课桌上被一届届师兄师姐们刻满各种各样的内容,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不过这些留在桌子上带不走的故事给我们后来人上课无聊时提供了极大的消遣。

其他的二级学院、宿舍、图书馆、都是这样破破烂烂的。稍微新一点的后门的戏剧学院和新盖的女生公寓,在一众矮旧的建筑里显得特别气派。

学校外围是一个叫“麻园”的城中村,村民的自建房窗户抵着窗户,走廊挨着走廊,栉比相邻密密麻麻盖了一片。这些房子出租出去做小旅社,或者酒吧,画室,工作室……几十年来,艺术学院凭着一己之力,支撑了周边所有商业。这片城中村被艺术学院滋养着,高雅艺术和世俗文化相互碰撞,孕育出一种只要靠近就能感受到、让人痴迷的文化氛围。

毕业多年后,有一次与大学同学在酒吧饮酒到正酣,突然想起 ,当年在麻园村用吃米线的碗喝啤酒,在小酒吧里买醉到深夜,看着全云南最早的LIVEHOUSE,麻园村与艺术学院之间碰撞出的东西,叫文化底蕴。底蕴靠的是经年累月的沉淀,和一代代人的浇灌。我对云艺的校史不够了解,很大程度上看来,我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但云艺的气质始终影响我至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年 从破碎的梦开始 第一次的人生大起大落,体会了大喜大悲之后,又是梦的开始。用文字记录一下不久发生在我身上的成...
    新希望初心在阅读 457评论 0 0
  • 什么时候恋上了你,我已经忘记了初恋的那种感觉,只知道翻开那一段时间的微信,每天都是你,每一则都是满满的你,只要有不...
    lin秀阅读 282评论 0 1
  • 《我并非一无所有》 像眉毛一样狭长的杏黄月 我没有 像萤火虫一样繁多的星辰 我也没有 我也无法将耳朵偶然捕捉到的一...
    宋秋晓阅读 334评论 2 7
  • 据CNBC文章报道,瑞典沃尔沃公司宣布,不仅将实现第一家用智能手机替代车钥匙,而且将用谷歌和苹果科技给自动驾驶汽车...
    Dr灬Francis阅读 2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