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饼
一家做蛋糕的初创公司,战略目标——“全上海最大的网红蛋糕店,两年后全国开分店”
我应聘的岗位是前端工程师,面试我的是总经理,面试地点在环球港附近的星巴克,因为公司正在装修。大概10分钟的时间介绍了岗位职责,做公司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开发,技术团队一共三个人,目前都在招。看得出来我胜算比较大,两天后的复试也顺利通过。至此,我的日常吃饼也正式开始。
入职那天,一共看到了五位同事,一位总经理,一位财务,两位蛋糕师傅和一位咖啡师。公司的运营模式就是路边经常看到的巴黎贝甜,克莉丝汀这样的面包店。不同的是么,人家开在人流量大的路边,我们开在没有门面的写字楼里。
进公司的第一项任务不是着手网站开发,而是策划门店的开业典礼。开业当天我一个人跑前跑后,手忙脚乱,但还好没出问题。
开业典礼结束,也是我奇葩工作的开始。
首先,我的办公室是门店的一个小夹层,5平方的房间放了两张长桌,没有门,公司承诺配的电脑也要等到双十一再买。
其次,两位蛋糕师傅,一位是7天培训班出来的裱花师傅,擅长做水果蛋糕。另一位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实习小姑娘,工作能力基本是0,之所以招来是因为一个月可以接受2k的工资。
最后,作为一个门店,营业执照没有办下来。
在办理营业执照的两个月里。公司固定支出是15w/月,盈利2k/月。我的前端页面也写好了,等着另外两位在招的后台来对接。其余的时间我化身小编,业余的小编写业余的文,宣传业余的公司。两位蛋糕师傅盯着外聘大师的配方天天练习六款蛋糕,结果不是品相坏就是比例不对,在公司倒闭前,我也没记得他们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蛋糕。而总经理就是每天健身,每天开会打鸡血,然后把店里的蛋糕拿去送朋友。
营业执照下来以后,雷点太多,我只说几个吧。
一。店里所有产品加起来一共六款千层蛋糕,价位大概8寸600元左右。费用的计算方式是成本乘以五,也就是成本不到一百块的蛋糕要卖六百元。定价的总经理自信满满,“咱们的蛋糕其实定价不高,因为我们就是给高层次人吃的”,那你也先看看自己的产品做成什么样子啊。
二。公司扩展业务,开始接婚礼甜品台,一台大概1600元,承诺一周最少接4台。然而,我们的师傅没有会做的,为了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公司决定找代工。代工的价格是利润的对半,但市场规则是售价的对半。也就是说一个甜品台我们只赚200块。这时候总经理又说了,“创业公司刚开始都很难,坚持过去就好了。你看抖音最开始也是六个人,现在做的这么成功。我觉得我们跟他很像。”但在公司倒闭之前,好想只接了不到10台。
三。公司定年度指标,每年的成本是150w。在合理的计算下,我们的年度指标只能达到30w。经理觉得数据不好看,把指标定到了180w。竟然也把额度分工很清楚,甜品台50w,堂吃50w,外卖50w,场地出租30w。
最后,公司顺利倒闭。半年多的时间,我没看到公司承诺的电脑,也没遇见团队里的另外两位开发人员,店内人流量总计不超过100人。
为了避免更多的职场小白被公司骗去吃饼,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1.公司的人员建设,从技术到业务每个流程都要有专职的人员。创业公司最好在15人以上,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少数创业公司的成功不能代表整个行业。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么产品,要么技术,在同行业里要有差异化,这样才能和竞争对手pk。
3.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求职中的迫切心情有时会打乱我们的思路。想想这份工作符不符合自己的初衷,喜不喜欢这份工作,能不能让你随时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