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最近在看的综艺和文章里都有提到一个心理问题,就是我不配得到什么。这种心理问题要么是因为童年创伤,要么是因为所谓的苦难教育。
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会幸福,因此恨不得把自己毕生的经验都传授给孩子,好像孩子不遵守,就是一种违逆。有些固执的父母并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是完美的借口。
比如《读者》上分享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虎皮蛋糕事件,孩子想吃,家长就是不给买,19岁以后她就没过过生日,而且买蛋糕时只买植物奶油的,觉得动物奶油的太贵不值得。而那个女孩的家庭明明是可以买得起这些的。
因为我们的父母多半都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长大,经受过苦难,他们认为遇事第一要义就是省钱,能不买就不买,要么就挑便宜的买,所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观念强加到自己儿女的身上。
但是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过分的压抑孩子的需求反而会适得其反,会让他们那种“求而不得”的心理达到一种病态的程度。在做选择时,“你不值得太好的东西,不可以大手大脚,你只配选择最便宜的”的声音就会束缚住他们的手脚。
或者会在自己长大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会产生一种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就是莫名其妙的会去买一些童年时特别想要但没有得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现在的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很庆幸,我虽然在贫穷人家长大,却没有造就我贫穷的心理。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儿时方便面刚流行的时候,有五毛和一块的两种,父亲总是提醒我要吃就吃好的,让我买一块的。
家里的零食要么是自家产的瓜子花生锅巴粉,要么是人家求父亲办事带的牛奶、饼干和健力宝(这个在当时还是很少人家会主动买给孩子喝的),只不过母亲会把它们藏起来,一点点的发给我吃,有的时候我都忘了,母亲又会摸索出一点给我。
所以我从来没有“你不配得到好的”这种心理,其实这样在面临物质诱惑时,反而没有什么障碍。有些东西太便宜我反而没有安全感,太贵的我会思忖一下到底值不值得,一般我都会去选择比较中等的、合理一点的。
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其实我觉得这也跟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有没有主见有关。有的人易受影响,有的人在成熟后会自然撇去父母的一些不合理的意见。
比如我的父辈们就觉得我们每年出去旅游一趟这个钱花的不值得,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没办,可以把它存下来买房子或者作为什么急用。其实他们的观点是没有错的,任何时候手上有存款都是必要的。
但是我认为一年上12个月的班就拿一个月的工资出去玩一趟,又有什么呢?况且旅游还有那么多好处呢!这是我坚持的部分。
还有一个就是某恋综里的一位女嘉宾,被网上骂作“疯女人”,在最新一期里,她分享了她的一段童年经历,揭开了她心理扭曲的原因。
原来她12岁丧父,母亲崩溃,而她在那个当下没有哭泣,一边要照顾好母亲,一边很冷静的打电话通知父亲厂里的其他员工来参加葬礼。就是因为那个痛在当下没有爆发,所以成为了她永久的一个阴影。
她在与丈夫组织的家庭里使劲的作,疯狂的控制打击男嘉宾,看不到男方对她的好,也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自己永远是一个妥妥的受害者。
后来她在自省时说了一番话,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很爱你,难道你看不到吗?但当这一切得到回应时,她就会退缩,她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不配拥有幸福,更可怕的是她还要亲手毁掉这个幸福。
“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我不配得到幸福”这些都是什么逻辑,真是又可气,又心疼。我希望看过的人都会有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