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慌

岁月是公平的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

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一、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

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

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也忙,何也?”

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

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

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令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挟持,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

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

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

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对此,王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精一之功”。

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

心若精一,哪还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曾国藩曾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此恒心。

只要一心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