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最近几天空闲,去广州和朋友聊天,当然离不开工作,生活,家庭,还有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当然也心忧天下家国大事,关注历史人文,煞有一点停不下来的味道,当然也是非常的愉快,因为我总能听到一些有思想的东西。
老友安徽安庆人氏,同龄人,历史知识比我高几个数量级,我在旁边静静的听,在聊到各自故乡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六尺巷的由来你知道不?我想部分朋友知道,但沉下来去应属不多,这里谈到一个典故如下:
历史典故: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文中所记张文端公为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遥想桐城派,我们自然而然会回忆起中学国文教材中的惜抱轩先生-姚鼐,他的代表作即为《登泰山记》,扯远了,清代康熙年期间,张英老家人因为房屋地基与邻居争执而导致互不想让,最后官司了断,县官也能随意判决,最后上报京城张英,寥寥数字家书,化干戈于无形,留清气于人间后世,永生不息。
重读经典,一遍草草而过,二遍一点小感触,多遍则自然有记录下的欲望,对个人,朋友甚至是名利场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乏现实意义,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纠纷,产生纠纷的原因不外:钱、权、或者某某让自己不爽了。对于处理一切,300多年前的张英先生给大家早就给出了文明处理:妥协。
妥协是润滑剂,是一切关系的助推器,一个没有妥协发生的地方:烽烟四起,小到邻里同事,中到万科宝能,大到东西两大半球。
妥协意味这放弃少部分的利益争取,曾经有位朋友在不经意间提到我的一个缺点:对自己的过分关注,朋友给了我很大的面子,如我的个人理解:朋友表达的意思很让我难堪,在对方眼里,我是个自私的人,我是过分关注自己利益的人,换个思维的方式,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客观讲,不管承认不承认,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您和同学,同事,邻里有过误解,不理解,争吵的经历吗? 某种程度我理解争吵的本质是从物质上或者情感精神上压倒对方,重读经典,是不是瞬间呆滞。
遥想5年前在乡镇机关工作的时候,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工作,每天都在站在三方的角度,在处理这文首提到的地基,土地补偿等在中国社会矛盾纠纷最激烈的地方,每天都面对着每个乡民的物质补偿需求,而且是各不想让,邻居之间,村组之间,领导之间,工程施工方与建设方之间,几乎最后矛盾解决的方式都只有一个:妥协,否则就是无限期的拖延工期,最后损害大家的共同利益。
妥协是减震器,是你我保持长久朋友关系存在的平衡器,一个没有妥协的地方,我们面对的将是朋友的离去,亲人的反目,同事的不理解,妥协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风度。
当然回望经典,妥协从来都是双方的事情,张英先生的家书体现的是他个人的精神高度,但如果邻里坚持自己的立场,一味的坚持己见,我想六尺巷也只能是一个虚构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在坚持这自己的个人存在:我们都干过很多这样的事,小时候和同学打架,食堂排队抢着插队,中学时候给老师打小报告,大学时候抢着与美丽善良的同学坐的近点儿,进入社会后当然就更多了,不胜枚举。
人生这个单向列车上,我们在不停的上下车,我们的QQ、微信上在不停的添加着好友,同时也在删除着好友,其实在这个时间上有缘遇见的朋友都可以和谐的相处到自己的终点,中途的下车也许就是不愿妥协,从而早早离去。
放远一点:最近万科和宝能争的火热,台湾和大陆随时向互掐对方,美国的大选如火如荼,欧洲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摆在大家跟前的问题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决,我想答案只有一个: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和朋友聊天聊到最后,一个 “小插曲”突然来到,答案很是有意思:就是文首那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