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我写了一篇《18成人礼》,将怀揣着的对18岁的所有希望与美好诉诸笔下;17岁时,我写了一篇《为18而作》,如同跋山涉水后迫不及待想享受海风的吹拂,想长大成人。如今,我已站在20岁的路口,回望高中时代。我曾说,想体验一瞬间猛然长大的幸福,我已如愿以偿。18岁的我相信自己有足够强大的心脏承受往后的别离,有足够坚定的脚步踏上青春的征途,也相信自己会接受生活所赠予的一切,会去承担18岁这个年华所承载的寄予。那些遗憾,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感激,那些还未实现的梦想,我想,我仍有机会。那些装在许愿瓶里的小心愿,仍安静地躺在心底,我不曾忘过,或幼稚,或感伤,都已不重要。实现不了的,我会让它们在回忆里熠熠闪光,我不舍得它们掩盖于时光的匆匆交错之中。
-----16岁
那时记下的梦想我还记得,要去古城,感受历史古老的沧桑,在斑驳中倾听千年之外的古音;要坐在码头,吹吹风,一个人,一瓶饮料,一轮夕阳,静静沉思,这一刻不允许别人打搅;要攀上山头看日出,看初阳在云层中越发通红,要记得心里的澎湃汹涌;要背上行囊,跟着朋友一起,去远方旅行,要怀着最朴素的心去感受外面的风景······
------17岁
洋溢灿烂的笑脸,我还拥有。感幸我还在这里。陈虻说,“别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那么我们的出发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未曾忘过原点,那里储存着我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蹲在屋檐下,幻想着千年前江南烟雨,温婉女子撑着油伞走上石桥,桥上的翩翩公子,双手背立,望着淙淙流水。站在音像店橱窗外,里头灯光打下来,铺上了一层橘黄色。陈列着的CD,那么整齐,偶有几张乱放着,看着却也欣喜。我喜欢在古城区溜达,耳机里响起的轻缓的音乐,特别适合惬意的午后。穿透树叶的阳光洒落下来,凉而不阴,我忽然像穿越时空一般,感受着古城兴衰荣辱与喜怒哀乐。这是我所喜欢的旅行。
------18岁
那些信誓旦旦的话,至今还记得。离别的笙箫,曾响遍了整个夏天。我们因缘分而在高中相聚三年,又因下一个际遇的缘分而别离。想念去年六月的凤凰花开,红红火火,为我们送行。它们见证了无数学子的离开,而我们也不过是它们生命旅途的一批过客罢了。来年的凤凰花依旧,我们却不在。曾经焦急如焚地等待回家的车的那个车站,如今看起来那么漂亮,那么可爱。松兴记,云吞细家,协和,哥顿,奥曼,馨漫园,三毛书屋,天桥,走了一遍又一遍。回首,恍恍惚惚,仿佛那么遥远,那都是高三独一无二的烙印啊!那是我的高三,你的高三,还有他她它的高三。谢师宴上,老师S的寄语很实在,也是最懂我的。“把阅读和写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那你的人生将异彩纷呈!”后面的那句虽有些许俗套,但至少他是认真想过再下笔的,而且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喜欢S,他是我生命中很独特的一个人,是老师,也是朋友。他会适时给我建议,讲人生哲理,给我锻炼的机会,帮我改掉惰性,也会心血来潮跟我相互挖苦,在楼梯里吓我、捉弄我。盼他此生安好,愿他多年后仍记得我。
高中时代就这样过去了,可记忆不会老去。我是个怀旧的人,我想,当我老了躺在藤椅上的时候,就拿这段记忆来下酒,不仅暖胃,还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