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又到了冬天,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窗外在依然灰蒙蒙的,还能看到树叶被风从地上卷起,窗口吹来的风很凉。
看了一眼时间,酒店的早餐时间早已经过了。我没有懒惰,这时候起来完全是因为昨晚基本一宿没有睡好。我又想起妈妈昨天跟我的简单对话。
和以前不同的是我开始试着与妈妈敞开心扉的交流,我现在时常把心事告诉她,把她当作一个老朋友一样的去倾诉,我发现我可以生活的比以前更饱满。
我告诉我妈妈,这一年又过去了,我依然一事无成,心头也是阴云缠绕,且已经久到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就是我不放弃不妥协的原因,其实努力先不为了别的,就为了现在我眼界所有能企及的、我所知晓的、我所见过的这个花花世界。我都想带爸妈去看看。
所以,老生常谈——理想
从我开始写东西,我真的没发现我已经写了一百多篇包括小说在内的文章,关乎于人生百态世间事和理想是最多的。
那既然写了这么多,对我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没有的,其实这更像是一种成长日记。我文章最大的改变就是从不服输到不计较再到与这世界握手言和。以前的大概都是:“什么玩意,老子不怕。老子绝对能做的很牛X。”现在基本就是:“这样挺好。”
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有更好的期望是对的,但慢慢的我们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力不从心,无法做到自己预期的。慢慢的才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和这个世界和解,但是我们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仍然拥有自由和梦想,是上天给每个人最大的恩宠 。
2、
前天坐车,坐在车上听到《张三的歌》,窗外看到的是某个校园外的杨树,杨树在向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招手。身体里的某些细胞顿时被打开,仿佛是多年前那个满怀憧憬的少年突然穿越到现在。
耳朵里听到“遥远”、“飞翔”、“自由自在”这些字眼,心里的那些焦虑似乎就不见了,对未来就立刻有了坚定的信念。突然来的这么浓烈的情感是因为什么我真的也不知道,也许身体里积攒了太多的灰尘,现实重复的麻木,想做不敢做事情的焦虑,慢慢失去好奇心的自闭,迷失在两点一线间,有时只是通过只有半个巴掌大的手机屏幕去观察着世界,那里有一个个的媒体大V为你准备的八卦小道消息,有各个小编为你写的鸡汤文,那里有引诱你走向虚幻欲望的糖衣,那里有一个个被放大的社会戾气。那里你可以是国王,可以尽情言语,尽情的放肆。
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半梦半醒。希望住在靠近阳光的地方,每天黄昏出去散步,夜晚坐在小酒馆里聊天,和不同的朋友交换故事,以期遇见最真的自己。
我也想飞,
我想去翱翔,
带着她
看潮起潮落,
云卷云舒,山川大河,日出日落。
就这样简简单单,
走下去。阳光会穿过树叶星星点点地打在脸上,听来仿若一个诗人朋友在你身边侃侃而谈,在描述着“你再也不用苟且,这里就是诗和远方”。
这时我会记起希尼的一句诗“像花了很多光年从远方而来,又要花很多光年才抵达的星光”。这所有的所有,不用说什么,就美到泪水充满眼眶。
市井的生活和工作虽然不是很费劲,但如果问问自己开心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或许因为我的心始终在流浪,或许我根本就是属于那些远方,所以我走过的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不是通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而是通过“去你妈的,不管了”决定的。
理想之所以被称做理想,就是因为这种得不到而又向往的美好。
我决定就让它用这种方式存在着吧。
3、
很巧的是,我在车站候车的时候也听到了这首歌。
这首歌的歌词简单得连一个孩子都能理解,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那天好像是她的生日,我隐约听到她跟妈妈说:“妈妈,你能给我唱首歌吗?就是那个去飞翔的...”
她妈妈笑着说可以呀,然后有些拘谨的唱着: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样凄凉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小女孩很可爱,大声说妈妈唱得好听。
我以前不懂,觉得歌词也就那样不咸不淡,旋律老土。那天中午,戴着耳机,静静的坐在大厅,突然眼睛就湿润了。我想起海子的那首诗。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海子《村庄》
说不上哪里感动 但是就是很感动
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说不出哪里经典 但是就是像歌词一样难忘。
听歌要从背景听,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听的才更感人。
大多数人听过这歌的版本,应该不是齐秦就是蔡琴吧。他们让这首歌给更多的人听到,勾起心中的涟漪,想起现在或者曾经身边的另一个人。
但实际上,他们两个都不是这首歌的原唱,这首歌最先创作出来的缘由,也与爱情无关。
李寿全,这个名字估计大多数年轻的吃瓜群众都不认识,但在80年代的台湾,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作为台湾民谣时代的推动者,也是《龙的传人》的制作人,当然,在这里提到他,只是因为他是《张三的歌》这首歌的原唱者。这首歌最先收录在李寿全的专辑《8又二分之一》中,这首歌也是专辑里面唯一一首不是李寿全写的歌,在当时的背景下,成为了那个年代无法抹去的回忆,这首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直被各路明星翻唱,如蔡琴、齐秦、吴宗宪、萧敬腾、彭佳慧、青鸟飞鱼、陈翔。
虽然翻唱的人很多,但他们却有着各自的风格和感觉。
这首歌其实讲述的是父子关系的歌曲,而歌曲的创作者是李寿全的好友张子石。
张子石先生,是个有音乐才华却郁郁不得志的音乐人。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来源于他人生中最大的伤痛。当年他的妻子与多年好友携手跑路,另有一说是为了办美国移民,妻子和好友假结婚却假戏真做,事到如今,事实的真相如何除了当事人谁也不得而知,总之张先生遭遇了婚变。
他带着两个孩子流浪于异国他乡,每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过得很辛苦,但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垂青善待他,他在美国没有发挥他音乐才华的机会,经济情况十分窘迫,为了养家糊口,餐厅洗碗的工作他也做过,然而灯塔国自由女神的目光没有注意到他,没法给他生活的转机。《张三的歌》就是他在美国颠沛流离饱尝辛酸,面对眼前的窘迫无奈的时候,满含眼泪一口气写成的。
当他把这首歌寄回台湾给李寿全的时候,他还问张子石,要不要回台湾做音乐,但他还是为了两个孩子留在了美国。所以,最早在李寿全唱这歌的时候,虽然很悲戚,但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光亮。这样一首文字简单到“连小孩子都看得懂”的歌曲,让所有人都感慨。像张三李四一样的小人物就是身边的你和我,生命的悲叹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可能发生。
这世界表达悲伤,快乐的歌曲很多很多,但受伤之后仍然满怀希望,并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听的人的歌曲却并没有很多。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保留到处去看看世界这样的梦想,还有看遍世间沧桑之后仍怀抱着希望。相信这个世界不是一片凄凉,相信还有希望。
歌中的“张三”也并非是他自己,而是代表了所有张三李四一样的小人物,像是身边的你和我,也泛指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每一个人。这种平易近人的视角,使得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首歌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感动。
青鸟飞鱼曾感概:“演唱这首岁数比我们还要大的歌曲非常需要勇气,这首歌的厚度和深度也让我们敬仰。作为演唱者,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情感的枢纽,不仅让长者再度回味这首老歌,更让年轻人也感受到这首歌的魅力——一份虽然平凡质朴,但却能够打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温暖力量。”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蔡琴的演唱,也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蔡琴给人的感觉温情脉脉,韵味深远,会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轻快、美丽和优雅。
还有,齐秦的演唱也很是不错。齐秦会讲故事的嗓音多了一些治愈的力量。虽然这首歌年代有些久远,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动却依旧。但我从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演绎这首歌,也唱不出深邃。就连我最难得的那次流浪的生涯,我记得当时我只是唱了《城里的月光》《老男孩》等等类似的曲目,打印出来的《张三的歌》的谱子一直就那么放着,不敢诠释。
张三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每一个历经艰辛而依然乐观、坚强的你和我。
End
我是王小帅。
白天上班族,下班文字控,阶段性段子手,九零后工科男。
一介草民,渴望进京中状元,请记得点击喜欢和关注。我的盘缠就靠乡亲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