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築生都知道,馬克筆畫和仿宋字是兩項必備的技能。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兩項技术却均没有列为独立的课程授课,而是一种“地位'低'到在学校里大部分靠自学”,需求却高上天的东西。是的,它就是处于这种灰色地带之中。
也许马克笔和仿宋字在设计里的作用无非就是绘制手绘效果图和书写设计说明,一个大项目最主要的还是设计阶段。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高校都未将其作为重点课程项目看待,无论是马克笔的技法还是仿宋字的技法(仿宋字好歹老师还上黑板示范写两个字)都只有一句话---多看多练多临摹。 然而他俩真的不那么重要吗?
我们知道,马克笔表现图主要应用在快题中,学生阶段,快题和我们息息相关---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建筑师资格证,或是参加工作的选拔考试,甚至是单独专门的马克笔手绘,也能作为一项工作技能去应聘工作。而马克笔手绘的技巧高低,直接影响老师评判设计作品的分数---因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再好的设计作品是给人看的,而如何让它看起来更贴近你设计的真实面貌,这就是你使用马克笔需要做的事情了。你需要让老师通过清新、明晰的马克笔作品来直观地读懂你的设计作品;再有仿宋字,它是中国建筑行业法定的说明用字(正文),而手写也是在计算机不普及年代的必修课,至今还在用于手绘设计图中。好的仿宋字搭配好的马克笔画,体现出的是一名建筑师优秀严谨规范的建筑学素养,会给人留下颇好的印象。 然而它却没有被纳入主要课程中,以至于有志之士需要另掏腰包自行学习,而且学费还不便宜,然而几乎所有培训机构都不是座无虚席就是名额爆满,足以见得它的需求旺盛,这和它在高校里受冷落大相径庭。 其实这样的现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马克笔和仿宋字一直被艺术(美术和书法)拒之门外。
我曾经在练习仿宋字的时候买过一本有名的参考书,叫《钢笔仿宋字技法》的一本小册子。里面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感言,大致上是作者认为仿宋字是书法艺术,但是某书法家所在的阶层却坚持否定仿宋字是一种书法。理由很明确:仿宋字是一种工程用字,其目标是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力求写到一个统一标准。换句话说仿宋字就是不允许书写者自由发挥其个性,只能按照标准“共性”来发展来书写,最后“天下大同”,写的人人都差不多,这就和“求同存异”,寻求个人流派的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完全不同---初衷就完全不同。所以按照这个标准,仿宋字并不是如上所述的“书法艺术”,然而仿宋字将汉字的顿笔,运笔发挥得淋漓尽致,技巧也繁多,从这个角度来看,仿宋字也是充满着无限的书法艺术特征。
再来说说马克笔画。马克笔是通过颜色的叠加和留白来表达光影效果,通过配合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材质。目的是将建筑效果图表达明晰美观即可。他也被美术界拒之门外,理由的话,将其和水彩水粉作比,其形体严格按照透视,误差要求严格;根据材质不同,选用的色彩是几乎绝对固定的,有专门的色系表达材质;技法相对固定,大体上是通过排线,飞线等,最多再点几个光影点即可。其作图时流程比较机械,比较固定,几乎就是套路;其手法可以通过记忆加练习进而上手,比较简单。这点和水彩水粉比较暧昧的渲染、叠色有很明显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马克笔画的颜色是固定的,不可调和的,不同色系的颜色不可堆叠,且具有不可反悔性---一旦上错了颜色便不可修改,只能重画。这个和水彩水粉的颜料可以调合产生新的颜色,还能在画上通过堆叠、覆盖不同的颜色达到美术效果有本质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水彩水粉有很强的自由发挥性,可以形成很明显的个人画风,而马克笔就不同,画风比较单一,画得熟练了以后大家的画风是差别不大的。
马克笔和仿宋字不允许“天马行空”,画出印象派、抽象派,也不能写出“颜体”、“柳体”等。 然而马克笔画有一个难点,也是精髓。除了笔触要有集团性、整齐性以外,马克笔画最重要的就是“透气”,也就是说要留白。马克笔的成像原理就是通过留白来表示光影效果,让阅者看着留白和整张画的配比自行脑补,达到真实还原的效果。至于这个“留白”,也非一朝一夕能够把控好,它不仅和你想要预留的留白大小有关,也和你毗邻留白处的笔触技法有关(比如运用飞线等渐变笔触)。不过仅凭这一个,最终没有敲开美术界接受他的大门——可能马克笔画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吧。
也许他们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会写仿宋字的人、会画马克笔画的人大多都是逻辑性强的理科生。而仔细想想,仿宋字和马克笔均包含着很强的理性逻辑性。一笔一画,均很严谨,有着不可逾越的法则鸿沟,稍微出格,仿宋字即很难看,稍微出线或者笔未干就上第二遍,马克笔表现的某一墙面即不再严谨,成了一堆浆糊。而只要遵循一定的准则,经过不断练习,这两项通过理科逻辑的解读分析,是很容易画好写好的,这和其他美术类画、书法类的作品要长期培养艺术感情完全不同,而他们的目的也是不同---美术书法是为了书画而作,仿宋字马克笔是为了清晰表达而作。初衷不同,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说到底,仿宋字和马克笔如果按照艺术来说的话呢,则应该被称作“理性的艺术”。
注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