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机会在一个夏令营中做一次义工,观察了一下,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教剪纸的过程,我想说,以自己现在的年龄和心态,遇到这样的老师,可以迅速学会这些技能。不过,看孩子的认知过程,对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表达,却一下子分出了优中下。
设想一下,如果班里只有四个孩子,我有能力让每个孩子在一定时间段内掌握到这些技能;但是,如果有四十个孩子,我能做到的是,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操作,让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掌握这些技能。剩下的三分之二怎么办?如果我是个对自己教学效果有压力的人,有可能会采用不耐心的说教和催促,于是在这样的小压力下,剩下的三分之二中又有三分之一掌握了,其余的孩子,如果其中的二分之一,父母还不错,有耐心、有时间,帮助孩子一把,于是,也还是可以掌握的。最后,那些在这个方面天分普通,父母也没什么时间或者耐心的,就被筛出来了,再细分,把这个群体分为二分之一,有一半的人天性乐观,所以自尊还未受到冲击;另外,二分之一,天性悲观,走在了“失败是失败之母”的习得性无助的路上。
养育一个孩子,有很多影响因素:无法控制的认知基因(在某方面天分高的、天分低的)、
无法控制的情绪基因(有人天性乐观,有人天性悲观)、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
(有人说贿赂老师,其实这种人为改变环境的事情,从长远看,未必如你所愿)、同伴的环境、父母是否有耐心、谦卑和智慧。
假设有这样一个组合,看看父母如何鼓励、如何影响,能养育一个有韧性的健康地追求卓越的人(非完美主义者)?比如,一个孩子倾向于认为“除非把这事做到完美,不然就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是他/她的天生基因,如果这个基因不幸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内驱力,那一定是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加强。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尽其所能给孩子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可是,父母如何判断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天生的还是父母过度要求而引起的?如果你还是个有爱心的父/母,对那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可以选择尊重;对于那些可以努力的地方,多努力,孩子也大概能在既定条件下,过上自己的生活。
有些鼓励的话对有些孩子很有帮助,但是到了另一个孩子那里就有可能变成压力;有些曾是鼓励的话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形下,却又会变成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父母要把自己的标准拿走,来仔细观察孩子,把自己头脑中“错误”这个词删除掉。你观察这个孩子:她/他是在享受目标之上的愉悦还是挣扎在目标之下?他/她是在品味自己的成绩还是害怕自己不够好?如果是一个孩子感到自己不够好,请用下面的方法帮助他/她建立更健康的奋斗观。
一、鼓励努力的过程。
在这里开家长会,老师会聊孩子半学期写作的事,都很具体,比如说她观察到孩子怎么组织句子,她能提供什么帮助。她会在孩子完成后,建议孩子加一些细节润色,但是,孩子几乎都没有返工,老师的观察是:他做每一件事,都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老师的观察和我的一致,我也不太苛求。所以他在写作这件事上非常愉快,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写作,都能做到想写啥就写啥,达到了表达的目的(从长远的看,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在别人看起来不完美的文字,就放弃表达,那也太脱离现实了,所以给一个样本作文的目标驱赶孩子,会让一部分普通人直接丧失表达兴趣)。
鼓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鼓励孩子追逐一个不可达到的目标。如果你对一个考试的结果不满,就等同于抹杀了孩子努力的过程。在童年时期,不要给孩子设立一个考高分的目标,因为它会这样误导孩子(所以才有那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会过的更好的说法):
1)任何没有达到完美目标的过程都是不被认可的;
2)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3)妨碍他/她以后过上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可别简单地说“尽你最大的努力”。
据说,青春期的孩子最怕父母说,“尽你最大的努力吧”,因为这个抽象的表达很容易让人陷入到,“我真的尽力了吗?”这样的自我怀疑中(如果别人给我说这些话,我感觉自己好像还不够努力)。可以试试这样的表达:
“我期望你能努力去做,但是成绩,我不在意。”
“我知道写作挺难的,自然的表达,不要太在意结果,练习多了,就会有感觉。”
三、过度拉伸的信号。
达到一个目标,有的人轻松愉快,有些人却筋疲力尽。有时候也不要想当然地说,因为你很努力,所以才会那么累,好像达到一个目标,一定要牺牲如健康或者其它让自己愉悦的活动一样。如果孩子有头痛、疲劳、失眠、眩晕、肚子疼的症状,这有可能是压力过大的信号。
完美主义是抑郁症等一些心理、精神疾病的诱因。最近流行说大学生患有“空心病”,我是这样理解这个概念的,大概就是因为在十几年的几十几百次考试训练过程中,太重视考试的结果,至于中间的过程,都忽略掉,所以“中空”了。
三十岁以后才是这些后遗症高发期,人生真的是一场马拉松,所以平衡一下能量,悠着点,慢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