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魅力。他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可或缺的基础。现代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四二一” 式的家庭结构,使孩子时刻都能享受到六名成年人全方位的呵护。家长过多的包办和代替使孩子失去了承担责任的机会和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导致孩子自私、没有爱心、缺少责任感,而且犯错误时习惯性的先给自己找个理由推脱,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学习马虎,上课随便说话,东西用品随意乱丢,做事不计后果等都是孩子缺少责任心的直接表现。
场景一:
“明天要上学了,快去睡觉吧,书包我来给你收。”妈妈对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说道。
场景二:
“今天轮到小明和小红做值日,放学后记得打扫卫生。”“我要回家看动画片,你帮我做一下值日吧。”小明对小红说。
场景三:
“帮我把我的校服拿出来,我明天要穿。还有昨天穿的那件,帮我洗了吧。六年级的女儿晚上临睡前对妈妈说道。
场景四:
“最近你的孩子作业问题很多啊。”“唉,老师,真是不好意思。最近我在出差,没有帮孩子及时检查作业。”爸爸回答老师的来电说道。
场景五:
“孩子,怎么这些玩具都到处乱放呢,快去把它们收起来。”不是我拿出来的,那是妹妹的玩具。”儿子一边玩自己的玩具一边说道。
这些孩子常常让人操心,做事马马虎虎,学习自觉性差,没有耐心,动手能力差。其实这都是没有责任心的缘故。
孩子为什么会没有责任心呢?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最大的造成因素。
1.溺爱型教养方式
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使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且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
2.放任型教养方式
家长不负责任,教出来的孩子也会不负责任。家长的漠视,同样也会使得孩子变得没有责任心。
3.专制型教养方式
父母一味地专制教育,会让孩子变得爱撒谎,没勇气去承担责任。因为害怕在遭到惩罚,所以不作为,所以缺乏责任心。
4.不一致性教养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父母以及其他长辈不能达成一致,会让孩子赶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从谁的教育。逾时变得漠视他人及集体,甚至自己的承诺,其责任心自然得不到发展。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言传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同样,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然而,现在有些父母把很小的孩子寄养在亲戚或老师家,等孩子大了或出现问题了才接回家管教。在这些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没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些孩子又怎会听进父母的劝呢。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曾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长大以后,要自己去谋业。我只留给你们精神财富,决不给你们留下金法郎。”在居里夫人的影响下,后来女儿成了著名科学家。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当然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监督,并告诉孩子疏于照顾的后果,让孩子负起责任来。
4、培养孩子的耐心。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轮流玩的儿童游戏,小孩如果让玩伴先玩,自己等到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没有人催促的乐趣;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