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每天下班后都去PAGE ONE读书,读洋酒品鉴、读沟通技巧、读搭配方式、读治愈方法、读群众运动、读反脆弱、读幸福资本论、读各种心理学,如饥似渴。坐在深褐色的木质阶梯间,书摞在膝上,耳边萦绕着Bosa Nova轻快的浅吟低唱,专注地投入其中——似乎只有在这样才能平静下来,跳出沉郁小憩片刻。
我如此迫切的渴望在这些书中解答心中堆积的困惑、抚慰对无知的惶恐、抚平把我折磨得心力交瘁的那些无助和痛苦。不愿释怀,怕释怀抹去他给我带来的冲击和成长,更不想放弃未来重逢的哪怕一丝希望。可是我也深知,若不释怀、继续深陷于这种痴情和执着,必然伤痕累累、精疲力竭,无力拔足向前,让重逢的依稀可能也化为泡影。
我知道理智地看,无论我如何努力,两个人的关系仅凭一人之力也无法扭转困局。现在的我们像在不同时空的两个人,不搭起桥梁断然无法相会、即使勉强相处也不会幸福。既然他不愿陪我成长,那与其让“身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边”的痛苦筑起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消耗所剩无几的好感,不如索性切断联络、各自成长,留下些许遗憾。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还能相会在同一个平面,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我早已清晰地感受到,越发逼仄的沟通渠道带来的艰难无助已把我压得小心翼翼不像自己,也让他暴躁痛苦无法准确判断。再这样下去,两个人仅存的那些有限的美好只会在疲惫受伤中消磨殆尽。
可是感情又让我无法不患得患失于分道扬镳后重逢的那渺茫的可能、无法不自责于这些年沉溺乌托邦造成的封闭自缚、无法不哀伤于不可多得却不得不错过的憾恨。
先是失眠、心慌。无论睡得多晚都早早醒来。并不觉得累,只是挂上了眼袋和黑眼圈。健身、化妆、学跳舞、买衣服,尝试突破自己,像打了鸡血一般。设想“这样他一定会喜欢”的时候,会一瞬间阳光明媚的笑出来,又立刻意识到“那又怎么样,他又看不到了”,瞬间灰心低落。大部分时间觉得心头像压着层层叠叠的乌云,心跳得既沉又乱。
嘴角垂下了,眼神灰暗了,脊背被压弯了。失魂落魄、笑容勉强、心不在焉。
胸闷,只觉得堵着好多气,得一口接一口的叹出。安静坐着,却突然感到远处飞来一只利箭,直直射进胸口;又觉得心像在被什么狠狠压榨着,被蹂躏得无法呼吸。想倾诉,却只得到理性的安慰而无人理解;仰面痛哭,却怎么也哭不出心底那么痛切的伤心和绝望。
后来,开始在夜里辗转反侧地分析我们在一起的可能性。每一条延展下去都是走不通的死路或不快乐的结局。认为自己做了正确选择的欣慰和与心爱的人擦身而过的绝望,不知道哪个更强烈。有时似乎睡前想通,觉得释然多了;一早醒来心却又闷得难受,像盛夏雷雨前的天气。闷得隐隐作痛的心四壁凝结着密密的水珠。那水珠,是泪。
内耗使我几乎自闭,用尽全力在伤心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中拼死抵抗。可是当伤心欲绝却又置身人群之中、不得不强颜欢笑的时候,便觉得自己虚弱得恨不得就地挖一个深不见底的洞,钻进去,一个人在黑暗中蜷缩起来。
还是忍不住去社交媒体上看他。他没有更新,我失落;他有了更新我的心情又随着内容跌宕起伏。尝试和其他人接触,又渴望从别人身上捕捉他的影子。对别人的亲昵冷漠抗拒的时候转念想到“是不是这就是他对我的感觉”而心碎不已地落泪。走过熟悉的地方,和他同行时的细节一涌而出,把心击得生痛。怔怔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严肃、沉默、失神。想起不久之前,一想起他自己的笑容有多幸福甜蜜,不禁感慨,原来一个人竟会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表情。试着展开笑容,却只看到疲惫、忧伤和防备。
我不敢再叫别人“哥哥”,不想被其他人称为“宝宝”,也再也不想当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生。我手机里他的相册没删,我的微信保留了我们的聊天记录,却不敢触目、只敢飞快地划过。偶尔不小心触及他的照片,当时点滴的美好便历历在目。但那美好并不纯粹——压抑、伤害和不安全感如影随形。于是又是一场爱恨交织、苦乐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