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才是英雄
前段时间看了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恰巧在网上看了一支台湾104希望基金会的广告视频,促使我产生了一下的一些思考,本周的【周思清单】就来写点我的感受。
1.一支广告引发思考
先简单的介绍下广告视频所讲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找来了企业老板、高管,告诉他们要对年轻一代的人力状况做下市调,于是分别给了他们几位求职者的简历,让他们谈谈对这几位求职者的看法和感受。为了得到真实的反应,求职者全被匿名(只显示代号:ABC)
这些老板或是高管看过简历后,评价是这样的:
求职者A:33岁,学历虽好,但最大的弱点是还没有什么经历,大家并表示不会用他;
求职者B:25岁,做过面包学徒,洗车员,学历也只是中学毕业,没有什么专业,表示第一瞬间就会被刷掉;
求职者C(与A、B不同,每个高管看到的都是不同人):有29岁工作不到一年的,有每个工作都只做了一个月的……
在访谈结束的最后,研究人员公布了答案:
A先生是33岁时的李安,那时的他还没有任何正式工作的经历;
B先生是吴宝春,台湾知名面包师,拿下国际大赛的冠军;
C则是选择了高管身边的朋友或者子女,甚至是曾经的自己。
很显然,广告的最后是老板与高管一脸尴尬的表情,一阵的沉默之后,感慨颇多,有一种被深深打脸的既视感。
2.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其实,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其实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真的那么理性。
在还不知道这些简历背后的真实身份时,可能任谁都会对简历上这样的经历不太好看,各种挑毛病。因为这就是非理性的存在,我们会以直觉、经验、习惯来做出判断,当自以为与客观存在着偏差时,就产生了偏见,行为经济学称之为概率偏见。
当我们知道名人如今的成就,再去看他们过去的行为、经历,又会觉得都是那么的合理,认为要获得成功,就必先要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才配得上成就。难道成功就只有一条路吗?难道成功者都是正确的饿吗?我想更多的还是人的脑补起了作用,你看,人的非理性又在这里体现,而行为经济学又把这种非理性,称之为结果偏见。
生活中我们可能一再告诉自己要理性,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可关键时刻,大脑还是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这就好像大脑预装着最原始的操作系统,存在着各种BUG,即使告诉自己要避免这些BUG,但在使用过程中,你不知道它会在打开哪个文件的时出现。
这并不是我随便说说而已,在行为科学研究有一个结论: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他的95%都是源自于习惯。也就是说,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这听起来很颠覆,但也正因如此,这则广告才能利用对既有经验的挑战,制造意外,制造讽刺,来打动人心。
3.战略思维告诉我们,差异化才是核心竞争力
说道这里,我要说下自己的观点:既然存在偏见是客观事实,就不要让偏见影响到自己,明白一个道理,“差异化”才是核心竞争力。
李叫兽说起自己在大学时,他觉得自己能力比周围同学都强,但后来去面试经常碰壁。回家反思后,是因为简历中不丰满,没有可吹牛逼的实习经历、证书等等,而周围的同学都是从这些地方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给他带来的“同侪压力”很大。但他并没因此改变策略,因为从战略思维的角度来思考,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竞争力是任何战略的核心。大家都去考证书、拿奖的话,对能力的差异化没有帮助,将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如果33岁的李安因为被拒绝而放弃,也不会有今天的响彻国际的名誉。其实,相比于“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我还是更喜欢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讲的一句话“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也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样平铺直序,简简单单,反而更打动人心。这就好像金庸小说里《九阳真经》上写的那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是在和习惯做挑战,这挑战无关他人,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
4.最后我想说……
要想战胜自己,就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升级操作系统,用时下流行的词就是“认知升级”。人的获得成就的过程,其实也是认知升级的过程,这无关于读书成绩的好坏,而是真正的从生活这部无字天书中,体悟“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学问,只有战胜自己才配得上英雄。
Shawn
201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