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5期“规”专题活动。
还记得小学课堂上,当数学老师拿出那个亮闪闪的小玩意儿时,我的眼睛便再也挪不开了——那便是圆规,金属的双脚紧合在一起,像一只安静栖息的小鸟,透出神秘而规矩的气息。
当老师拿出他的大号圆规,在黑板上教我们如何打开圆规的双脚,如何找准中心点,又如何让另一只带笔的脚稳稳地绕行,一个完美的圆产生了。我们都笨拙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努力地固定住中心针,另一只脚试探着慢慢挪移。可我的手却总是不听话,圆规在纸上歪歪扭扭,画出的线条颤抖着,像一条慌乱的小虫子在爬行。纸面上只留下了一团乱糟糟的墨团,哪里找得着圆的影子?我手心沁出了细汗,悄悄瞥一眼同桌,他画出的圆也不比我强多少,歪斜的线仿佛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老师缓缓走过来,轻轻扶住我悬空的手肘:“稳住,定住中心点,另一只脚要像钟表一样匀匀地走。”老师的手很温暖,也极稳。我屏住呼吸,重新用力按住圆规的针脚,另一只脚仿佛被施了魔法,开始徐徐地、匀称地转动起来。一圈,一圈,再一圈……圆规的脚在纸上轻盈滑动,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春雨悄悄洒落树叶的声音。
终于,当那纤细的铅笔脚重新亲吻起点,一个浑圆的弧线完美地合拢了!一个真正的圆就这样悄然出现在纸上,像一轮小小的、稳稳当当的月亮。那一刻,我心中升起了小小的欢喜——原来遵守了规则,竟能生出如此完美而轻盈的奇迹。再抬头,同桌也正兴奋地指着自己纸上的圆,脸上挂着同样满足的笑容,那圆虽然不大,却圆润而清晰。
自那以后,圆规成了我书包里亲密的伙伴。每当它的小脚在纸上轻盈流转,便重新勾勒出那个下午的领悟:原来规则并非冰冷的桎梏,而是巧妙无比的向导。唯有以规矩为圆心,脚步才得以迈出从容的圆满轨迹。
画得多了,竟觉得圆规也像有生命似的。当我按住针尖,轻轻旋转铅笔脚,它便稳稳当当地走着,不再像初学那样歪歪扭扭,像喝醉了似的。手腕只需微微施力,那圆便一圈圈在纸上从容铺展开来,像水波漾开那样舒展自然。原来,并非圆规本身神奇,而是我的手指驯服了它的轨迹,如同驯服了一匹温顺的小马驹,终于能跟着心头的节奏奔跑起来。这规矩的线条,竟是从笨拙的指间一点点长出来的耐心。
圆规在纸上轻巧地旋绕,圆便诞生了。起点亦是终点,那闭合的轨迹里,正藏着一个简单的真理:循着规矩而行,正是自由之舞最稳妥的步调。而最初那个歪斜的圆和最终端正的圆之间,只隔着一个孩子笨拙却终于学会的——对规矩的敬畏与服从。
而今,我已至而立之年,大概有十几年没再用过圆规了,也早已忘记了当时在小学课堂上初见它时的兴奋与好奇,那对完美的圆的惊叹与追求如今也早已消失不见了。只是我现在开始懂得,那看似束缚的规矩,正是我们手中圆规旋转的支点;失去它,连最稚拙的圆也无处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