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上线部署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Tomcat在启动过程中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查看日志,发现耗时最长的地方是:
INFO [localhoststartStop1] org.apache.catalina.util.SessionIdGeneratorBase.createSecureRandom Creation of SecureRandom instance for session ID generation using [SHA1PRNG] took [1,293,533] milliseconds.
在网上查找资料后确定,该问题是由于tomcat的session id的生成主要通过java.security.SecureRandom生成随机数来实现,随机数算法使用的是”SHA1PRNG”。在sun/oracle的jdk里,这个算法的提供者在底层依赖到操作系统提供的随机数据,在linux上,与之相关的是/dev/random和/dev/urandom。有关它俩的描述如下:
/dev/random
在读取时,/dev/random设备会返回小于熵池噪声总数的随机字节。/dev/random可生成高随机性的公钥或一次性
密码本。若熵池空了,对/dev/random的读操作将会被阻塞,直到收集到了足够的环境噪声为止。
/dev/urandom
dev/random的一个副本是/dev/urandom (”unlocked”,非阻塞的随机数发生器),它会重复使用熵池中的数据
以产生伪随机数据。这表示对/dev/urandom的读取操作不会产生阻塞,但其输出的熵可能小于/dev/random的。它
可以作为生成较低强度密码的伪随机数生成器,不建议用于生成高强度长期密码。
在tomcat的文档里的建议,采用非阻塞的熵源(entropy source),通过java系统属性来设置: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这个系统属性egd表示熵收集守护进程(entropy gathering daemon),但这里值为何要在dev和random之间加一个点呢?是因为一个jdk的bug,在这个bug的连接里有人反馈及时对 securerandom.source 设置为 /dev/urandom 它也仍然使用的 /dev/random,有人提供了变通的解决方法,其中一个变通的做法是对securerandom.source设置为 /dev/./urandom 才行。也有人评论说这个不是bug,是有意为之。
我的最终解决方法如下:
找到 $JAVA_HOME/jre/lib/security/java.security 这个文件,找到里面的
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random
或者
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urandom
修改为
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urandom
原文地址:http://www.roncoo.com/article/detail/1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