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叶子上留有昨晚倾泻的月光。
今日白露。
汉语中,仅“白露”二字,就是一首诗。
白露,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有“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有“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李白《秋思》
李白写秋思,最让我喜爱的,是其作的《秋风词》和《长相思》。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是深秋之作,也是秋思的代表作。
一气呵成,感觉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情语与景语直接糅为一体,简朴粗暴而不失美感。话语是极其浅白的,也是其浅白,显得相思之切。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诵读下来,不禁一沉二酸。
后人解释此诗是政治抱负不得志,被“赐金还山”后所作。
一和二流传较广,为人引用较多,甚至以前不怎么上网的时候,一直不知道有其三。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居易《衰荷》
所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枯荷也好,衰荷也罢,都不如残荷。
情深之处,遗憾丛生。
私以为,残荷,才是荷花最美的时候。
每一朵盛开的荷花、敞开的荷叶,都是相似的。而残荷,各有各的不同。哪一侧开始变黄、变黑、羽化,都是故事。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白露》
“清晨散马蹄”,倒是让人想起秦观的“门外马嘶人起”。
而能从寻常之物捕捉到秋之美的,倒是幸运之至,时人多只懂得看枫叶、银杏。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杂诗》
所谓“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流素光,倒是只有这明月出天山图描绘出神了。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故乡明月,自不必多说。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王勃《秋夜长》
《草屋蒲团图》是极为有味的一幅画作。
晨读如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拥有这样的草屋,也是小时候的小梦想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树屋啦)。
白露。
看这凉风和秋月化作的小水珠,是如何的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