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脑海中是一片空白。因为笔下的荒凉是怎么也生不出一朵莲花的。可是总有那么一天,比如这一刻,让我觉得这篇文字只有用“无题”作为篇名,方才最佳。
有的人,常常会回答“无所谓”。其实,这才是最艰难的选择。他把问题和责任全部抛向对方,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有的人,常常喜欢说“都行”。却被认为是高情商的体现,因为低满足感的人往往容易幸福。然而,在词典中,这两个词都用来表达不确定的意思。但是为什么他们传递的信息却会让对方产生不同的感觉?
答案是什么?考试的时候,老师说答案只有一个。成年以后,老板说你想知道答案么,为什么不敲敲自己脑壳想想?一个崩溃的女人求一个变心的男人给出分手的原因。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各种各样的答案。
恰恰悲惨的是,在追寻答案的路上,越长大,越徒劳。甚至很多人穷其一生,没有得到答案。孟姜女哭倒长城,男人仍然没有归来。拨断琴弦的伯牙,终究难遇知音。也正因为这个漫长的过程,才有了数不尽的千古绝唱和诗书琴画。
有人说,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会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热情和疑问消耗殆尽,那个时候,答案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就算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出现,你也会坦然面对,是的,你会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只要你不是一个强迫症患者,时间都是你最好的解药。其实,不过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移情”罢了。
回到问题本身。两个差不多的词,两种不同的理解,提出问题的和想知道答案的,是谁呢?也就是说,“去哪里吃饭”?“无所谓”“都行”。看起来想获得答案的,是提问的那一方。(想确定在哪里吃饭)其实回答的那一方,才是答案的探寻者。
心理学上,有本我和他我之分。本我就是提问者,他我就是回答者。他我根据回答选择了吃饭地点后,得到了一种受环境和感知干扰的答案。本我做出回答后,却在探寻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是说,答案的本质是一个模棱两可而又无法确定的事物,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外形是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的。你想要的,我却不想要。你不要的,我却得不到。所幸,我们的一生都在成长,可悲的是,当我们答对了考试题,却又要面临一个个未知的明天。
写到这里,觉得题目应该叫做“答案”。然而,并不是。喜欢这样一段话: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犯错,没有固定答案。所以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答案”,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