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标语是简叔在私密群里头脑风暴的结果,是一个与简书当前定位完美相符的口号。我起初不太在意,后来心里默念,却越读越不顺口,因着偶尔会写些小诗,发现确实在音律上出了问题。
中文之美离不开音律。现今的普通话有「ˉˊˇˋ」四个声调,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格律诗讲究平仄,前两声为平,后两声为仄,平仄相间,恰能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古时汉字的发音与今不同,有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如今不简单是少了入声,其他四声也有所变化,所以我们有时读古人的格律诗,也会觉得拗口,甚至不押韵。因而现在多数正儿八经写格律诗或词的作者,会使用古人的发音,一则显得正统,二则音律自然就好听。
我入门不深,习惯直接使用今声韵。现在大家都用普通话,古音写的诗词读来反而拗口。如是可惜,对老祖宗琢磨出来的文化瑰宝,我们只能管中窥豹。好就好在,即便使用现在的发音,只要按着古人留下的格律规则去填,任谁写出来的诗词都能朗朗上口,这是古人的智慧,是汉语之美。
我们平时讲话不会考究平仄,达意即可,但书面上的文字是一种固化的文学甚或艺术作品,失了音律便会失掉一半的魅力。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字作品是可以诵读的,诗词固然,文章也不例外,像这样四字四字规整的标语尤甚。写作者最好能粗通一点格律皮毛,多读一点优秀的诗词,自然就能察觉,为什么有的文章行云流水,特别美,有的却不堪卒读,特别扭。
当然许多有天赋的写作者不需要特意去学,无意间已经有了平仄的语感,这跟有人天生擅长唱歌、富有乐感大抵是一个道理。
拿最简单的五绝来讲,有如下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你会发现,它们不单句中的平仄相间,而且句间的平仄相对 ,在音律上就达到了对仗的效果。举个例子,孟浩然的诗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也是这么写的,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一句抑促,一句悠扬。所以当你遇到乍一看古风十足的对联,如果上下联结尾同平或同仄,不用分析其余部分,就能判断一定是个门外汉在瞎卖弄了。
「源于创作,不止遇见」,两个短语均为仄尾,而且都是去声,发音上双双往下掉,没有一个平声把音律拉起来,失了平衡。仿佛话只说了一半,念得憋屈。
诗词格律是千百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即使古今汉语在句式结构上都已经大不相同,白话文也发展出一些独属的美学,但格律依然适用,尤其在对仗、排比的句式中。
我们不需要写到格律诗那样严格的程度,但至少做好平仄相间。诗家有一大忌,乃三平尾、三仄尾,即句子的末尾三字都是平声或仄声,读起来极其拗口。在句中,也应避免三字以上的连平或连仄。而简书的新标语中 ,「不止遇见」竟是接连四个仄声,这是它拗口最大的原因。
前句「源于创作」是平平仄仄,后句最佳的格式是仄仄平平,比如「不止相识」。当然这是我随口拈来的例子,如何达意另当别论。
除却写作,日常中另一个不得不顾格律的地方是起名,尤其是三字的人名,平仄相间才会好听。有些名字拗口,极有可能是全仄或全平的缘故,前者叫不响亮,后者直如念经。
读一读那些优美的成语吧:莺歌燕舞、姹紫嫣红、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平仄之到位,令人惊叹不已。其实古人造字造音早就排好了平仄,我们只要稍作留心,就能运用得当。我想起《声律启蒙》,作为入门读物,本身也是杰出的诗词范本,闲来无事翻开它,迎鼻一股文墨清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多美。
2017年4月14日 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