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在而立之年之前便创立了自己的安装企业,专注于承接本地各类安装项目。彼时,经济蓬勃发展,安装工程订单络绎不绝,陈工的企业也借此东风不断壮大,一度呈现出垄断本地安装市场的态势。
然而,时移世易,随着行业规范与标准的持续升级,对安装工程及其承包商的要求日益严苛。陈工的企业在资质方面逐渐暴露出短板,难以满足一些大型项目招标中明确规定的一级资质门槛,这无疑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面对这一困境,陈工面临两难抉择:要么加大投入,提升企业实力以获取必要资质;要么退而求其次,作为二级分包商参与项目,但这一路径不仅利润微薄,且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数年光阴荏苒,行业新规的出台再次提高了准入门槛,陈工的企业连最基本的资质要求也难以企及。在此背景下,他不得不再次权衡利弊:是继续加大投入以符合新规,还是彻底退出安装行业?
陈工曾尝试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提升资质水平,但这一过程因涉及复杂的利益分配而进展缓慢。同时,他也考虑过独立承担高昂的投资成本,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让他犹豫不决。
在反复权衡之后,陈工最终选择了放弃。他的企业如今只能承接营业执照允许范围内的普通安装项目,业务规模大幅缩减。
自此,陈工的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不再积极开拓市场,而是采取了守株待兔的策略,有项目就做,无项目则安于现状。
当被问及为何不按新标准升级企业时,他坦言:“按新规要求,投入巨大,而本地市场容量有限,难以支撑如此规模的投入。此前已有两家资质顶尖的本地安装公司因业务量不足而破产,我深知其中风险。”
对于未来,陈工显得颇为淡然:“我的企业主要业务仍在本地,对外地市场缺乏了解与经验,因此不敢轻易冒险。现在生活尚能维持,再熬几年便到了退休的年纪。”
面对旁人的质疑与不解,陈工笑言:“人生苦短,何必为工作所累?如今我除了工作之外,更享受四处旅行的乐趣。”
由此可见,陈工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进取心,选择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若未来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或许他的企业终将难逃关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