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早读迟到的只有小玉一个人!”我听到纪律委员的汇报,不由眉头一皱。小玉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但是她在我们班可是出了名的违纪大王。上课迟到,课堂睡觉,自习课说话,带手机到校,尤其还喜欢出口成脏,这就导致全班没有几个喜欢她的同学。她却表现得满不在乎。每每有班干部或身边的同学提醒她时,轻则对别人侧目而视,重则脏话连篇,活像一只长满刺的小刺猬,用坚硬的刺去面对外界的一切。任何人靠近她的人都可能被刺伤。面对这样的小刺猬,我一直在尝试走进她的内心,但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
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小玉的同桌小琪跑过来跟我说,小玉因为生理期,肚子疼,现在在医务室。我听了之后,马上拿出办公室里买好的备用卫生巾,嘱咐她先给小玉送过去,然后我去门口的超市买了一大包红糖,送到了医务室给她沏了一大杯,让她喝下。一节课后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实在不行就回家休息,她说:“不用了,现在好多了,谢谢老师!”这时我看到她习惯冷漠的眼神里竟然透着感激的光。
下午我一直担心她再犯,就嘱咐她的同桌给她接好热水,放上红糖,让她多喝水! 快到下午自习课的时候我又专门走到她身边问她的情况。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老师,没事了。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包崭新的红糖,不禁哑然失笑。我决定找个时间和小玉聊一下。这次聊天,她终于向我打开心扉。原来,她们家姐弟三人,弟弟刚三岁,父母带着弟弟在外地做小生意,很忙顾不上她,奶奶也是偶尔来一趟,平时早晚饭都是她和姐姐一起对付,上学各自骑车,姐姐比她大一岁,今年刚上初三。讲起自己的父母,她一直称呼“他们”,语气好像陌生人一样。我明白在她这个敏感需要呵护的年龄,她父母的缺位让她内心充满埋怨,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她的情绪总是起伏不定。
既然找到了症结,我就开始对症下药。这个孩子太缺乏爱和关注了。我先跟她的父母沟通,劝说他们平时多给孩子打电话表达关心,多鼓励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同时向孩子表达自己无法在家陪伴的歉意。在学校,我从日常小事着手,只要她按时到班不迟到,我便在班里表扬,说她进步大,时间观念增强;她的作业稍有改观,我就在作业本上给她得A,并鼓励她一定还会更好。值日卫生我也表扬她整理得认真细致。慢慢地她变了,同学们觉得她不再那么难相处了,她身上的刺正在变得柔软。每周量化考核她的个人积分也一直在增长。我在她眼里看到了快乐的光! 小刺猬终于卸下她厚厚的铠甲,回复原有的柔软与可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之路漫漫,爱是贯穿始终。爱学生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当他们感受到爱,才能从爱中汲取向上的力量,不断助力自己人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