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VS工伤赔偿,企业VS保险公司,责任转嫁规则

雇主责任险,不少企业为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而投保,但对投保后如何以此抵抗风险,却是含糊不清的。雇主责任险生效的前提,必然是雇主需要向雇员承担赔偿责任。常见的企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有违法解雇、工伤等,其中工伤是企业主关注的重点问题。因工伤产生的赔偿款大有不同,若造成员工轻微伤害,企业或许会不在意赔偿负担;但若是造成员工重伤、残疾,甚至是身亡,企业则面临高额的赔偿。

你应该发现了,雇主责任险实际上是企业赔偿责任的转移。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企业本应当支付因工伤花费的医疗等费用,若购买了雇主责任险,则由保险公司支付。

物流行业属于发生工伤较多的行业之一,实务中发生过这样一则案例:小张入职某物流公司,从事骑手岗位工作。同年10月,物流公司为小张投保雇主责任险,保险金额为100万元。10月24日上午10点46分,小张骑电动自行车时与另一电动车发生碰撞,肇事驾驶员逃离现场下落不明,事故造成小张左肩部骨折,经鉴定伤残等级为九级,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小张无责任,物流公司与小张签署赔偿协议,共赔付26万余元。

物流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时,保险公司认为小张不是在上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对物流公司提供的骑手排班表存疑,加上骑手未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难以认定是在上班途中。

从该实务案例,不难得出,保险公司否认的是工伤认定,并不否认工伤成立后承担的赔偿责任。物流公司认为,小张是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毫无疑问构成工伤。保险公司拒赔,物流公司遂将其诉至法院。

由于外卖骑手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的年龄大多较小,加上工作时间灵活、无固定工作地点等行业特点,从而导致具体案件中若涉及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问题,员工往往难以举证证明其固定住所、固定工作地点。

故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综合考量认定,小张在发生事故前一个月,在某站点工作时间均集中在上午10点半至11点之间,一直稳定规律接单,又结合物流公司提供的证据以及事故发生时间、具体地点,与物流公司主张具有高度盖然性,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向物流公司支付保险金24万余元。

 实务中,仍有企业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但为企业自身购买了雇主责任险,若发生了工伤,则如何?

小王是某一货运公司员工,从事司机岗位。货运公司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却购买了雇主责任险。某日,小王在货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社局认定构成工伤,其家属行使代为求偿权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50万元。后其家属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货运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丧葬费约70万。仲裁裁决,货运公司应当向小王家属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丧葬费60万。

货运公司不服,认为应当将保险公司支付的50万予以抵扣,无需支付60万元赔偿。后法院经过一审、二审、再审,支持了货运公司的诉求。雇主责任险,双方成立保险合同关系,当工伤赔偿款超出约定的赔偿限额,则由企业承担剩余赔偿责任,并不是完完全全将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

雇主责任险能够让企业合理地规避经营风险,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为所欲为,将自身风险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超过赔偿限额仍由企业承担,故违规经营很可能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合规经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