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心理治疗基础第165-168页);然后,学会识别硬信息和软信息。——李克富
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精神分析和从它分离出来的各种心理治疗,都特别重视这个因素。
这里,关键是病人的自我探索。尽管离不开治疗者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代替病人自觉的思考而采取灌输的方式。用灌输的方式,即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如果病人不会自我探索,下次遇到问题,仍需求助于治疗者,甚至所谓新问题只不过是老问题不同内容的重复。
自我探索使意识扩大,过去觉察不到的内心世界,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或深入。
持不同理论观点的治疗家,对这一过程有不同的解释。
■来访者中心治疗认为,这是对自己内在感受的挖据或开发,同时,也是去掉面具而显现出真实的自我的过程。
■精神分析家认为,这是对“无意识”的洞察或领悟。
■存在主义者认为,这是对“亲在”(我这个独特的人的存在)的觉察。
■格式塔( Gestalt)治疗认为,这是对心理之整体(即格式塔,亦译完形)的觉察。
不论解释如何不同,共同之点在于,通过自我探素,意识得以扩大。
认知治疗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通过认知治疗,病人认识到,在诱发反应的刺激,或生活事件和反应,或结果之间,还有自已的认知情感活动,在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填空( filling the blanks)。
换言之,原来对病人来说,是几乎毫无所知的一片空白,现在有了意识的内容,也就是意识扩大了。
弗兰克尔(V.E. Frankl)的逻各斯治疗,同样包含着这个因素。按这种理论,经过治疗,病人发现和体验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以及生活的意义,也就是开拓了意识,当然,可以理解为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比较特殊的是行为治疗。自我训练和行为矫正过程,本身似乎没有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其实并不尽然。关键在于病人是否开动脑筋积极地参与行为治疗,如果是的话,这个过程也包含有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尤其是新的有效行为意味着丰富了病人的行为储备,这必然伴有意识扩大。再者,在行为治疗过程中,通常要求病人按一定的规则或量表,对自己进行评定。这也是一种自我探索过程。
所谓派生的领悟( derivative insight),被视为活动治疗小组的特征。这是指病人在参与小组活动中,萌生的对自我之深入的理解,而治疗者并未给病人任何解释。这种自我探索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是一种可贵的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关于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是“insight”,现在常译为“领悟”,但似乎我国还没有人给它下过描述性定义。在精神分析有关的文献中,对它的解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安娜・弗洛伊德(1972)所说,精神分析早已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因此,作者把" insight”,解释为自知之明,并把它定义如下:自知之明是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既然是一种知识,当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定义也就具有可操作性了。
通俗地说,自知之明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检验的。定义强调的是增长,增长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自知之明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就必然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潜力是不可穷尽的。可见,自知之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若不进一步自我探索,自知之明迟早是会消失的,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自我会随着生活的实践而发生变化。所谓大彻大悟,很可能是又一次更巧妙的自我欺骗。
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神经症病人的自知之明,表现在:逐渐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引起它的社会环境及有关观念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老从同样的角度和在同一水平重复地进行思考(即使内容变了,形式却不变)。同时,这种理解伴随着较过去自由一些的情感活动和行为反应,而不是老一套的情感体验和固定的行为模式;并且,表情和行为反过来又对情感体验起着调节作用;再者,理解还有助于对新情况做出新的反应。
神经症病人的基本困对难,是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充其量只是在兜圈子,转了半天又回到了原处。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可变性和适应性,随着个人处境的变化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为了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把握,可以把自知之明最明显的体现列举如下:
1.知道自己在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长处以及短处。
2.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3.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4.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能看出隐蔽的动机。
5.知道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得失)之间的联系。
6.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映,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7.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和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谈当年勇”。
定义只谈到了知识的增长,并没有直接涉及动机、目的和态度。但是,请读者想一想,不断增长这一过程,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前进的动机,还能够维持下去吗?
上述定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治疗者也卷了进去。治疗者没有卷进去心理治疗恐怕很难深入下去。病人需要有自知之明,治疗者同样需要有自知之明。这就给心理治疗双方提供了联系的纽带和共同的语言,同时也把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当治疗的双方构成一个互相推动的系统,心理治疗才是生动活泼的。在促进病人自知之明的同时,治疗者也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这种人际关系,才是最值得双方共同参与和共同去追求的。
………………………………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斯(W. James)曾对此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自我及其评价、自我测量又重新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这是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
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罗杰斯(C. 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结构:
1.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2.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3.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2.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3.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内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形。2.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的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
自我概念的测量,有一种定性测量自我概念的方法——“我是谁”(高顿),这种测量简单易行。要求被试者在六七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谨记:“这些句子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写的;按照你思考时的顺序来写,不必考虑其中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
………………………………
什么是人的意识呢?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例如,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注意,以适应感觉通道的容量;可以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现在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解释,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