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锻造强大的心理素质

今天的日更文章,我谈谈最近一周以来自己在心理建设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

媳妇儿是学心理学的。周围很多同事、朋友佩服我的选择,他们认为我敢于接受所谓"被看穿"的感觉是颇具勇气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

包括我媳妇儿,以及其他我了解的选择心理学专业的人,首要考虑的因素不是就业,不是前途,也不是高尚得想要救死扶伤,而是关注内外成长,探索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正如那句"三国杀"游戏给华佗设计的临终台词一样,医者若不能自医将是最大的遗憾!

而绝大多数人都是短期功利主义者。他们很容易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心理学,更看重钱途而不是前途。这显然是不对的。过去几年,媳妇儿帮助我排解情绪,纾解压力,成功应对职场关键挑战,使我在工作不长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显而易见的积极蜕变。这些功绩,不能被忽视。

但我的心理建设和发展总体来说仍是缓慢的。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日常99%的问题能够稳妥应对,而心理发展往往在成功解决掉那1%之后才能获得一个更大突破。回头看,过去一周我在心理层面的积极变化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有了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应对父母唠叨问题上。中国父母的唠叨,很多时候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但实际上执行的是翻旧账算总账的功能。在孝为先的文化语境下,对于他们某些明显"跑偏"的内容,我只能"一耳朵进一耳朵出",努力做到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

二是打台球时的心理状态有了提升。平时自己的状态和水平受心理波动影响比较大,一段时间以来频繁出现"崩盘局",这主要是抢开局不成以后心态越来越急躁、送出关键洗袋运气不佳而自责、关键防守不到位漏球或者关键进攻出现明显失误等因素导致的。近段时间,我反复以"修心"正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战绩上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个人攻击性有了增强。这是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挑衅别人或揍别人,而是情绪表达上的攻击性。以前的自己,总束缚于各种条条框框之中,太过于压抑自己内心正常情绪的表达,现在已经有了好的改观。

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像摆脱焦虑情绪影响、更有主见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这些都是未来清晰而明确的努力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