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女儿上三年级以来,我发现自己吼她的次数多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我自己生理上的原因,还是小家伙真的把我惹毛了,反正,吼的那一瞬间,我释放了自己,但同时看着小家伙惊恐的大眼睛,无助的看着我时,其实我也是在后悔的。
我知道自己很不该这样,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不好孩子,无法让自己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心平气和的对待。很多自相矛盾的时刻,恨不得把孩子拎到门外,让她自生自灭去,又好想把她揽在怀里,告诉她,妈妈错了,妈妈不该这样大声。
然而,我总是什么都没做,自己转身就走,要么做其它事,边做边还继续大声恨铁不成钢的痛斥;要么蹲下身跟小女儿亲热。是的,我真的立马换了副脸孔,柔声细语地跟小女儿亲热,留下她一个人在那里。我不知道她接下来做什么,我看不到,也不想看了。
我好像不再那么在意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她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妈妈。曾经问过她,她想了一会,然后回答:我也不知道。听到这样的回应,其实我更郁闷,哎,还不如不问呢。
有时我也烦恼,到底我想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总在说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啊,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也许,我们的孩子在别人眼里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呢。当然,在面对孩子有时粗心到让人抓狂,比如26千米<26000米,或者有时让我们怀疑她的IQ时,纵然心里有再多的“这是我亲生的”的声音,心里的狂躁还是忍不住要宣泄出来。亲生的又如何,以后的日子是你的,现在连这个最基本的都算不好,以后怎么生存,怎么找工作,老了还想靠你呢,结果学这点小知识就体现出这么点IQ来,让为娘的如何放心,如何不焦虑呢?于是,现在不吼,更待何时?现在生的气,受的内伤,都是在给你的未来铺路啊?看你还拿那种眼神怼我,真想扬手给你一盖头。当然,没那么狠啦。
夜深清醒时分,或者白天间或冷静时刻,总免不了剖析自己,再心疼一下被自己修理过的小家伙。其实,是担心自己的焦虑给孩子的以后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看了太多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的或好或坏影响的信息后,总是隐隐担忧,我的孩子以后会不会感觉不到妈妈对她的爱而早恋啊,会不会把我的作风带到她以后的生活中去呢,还有,她会不会以后也如我这般辛苦,“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过着丧偶式育儿的生活,以后还要老娘来帮她带孩子,(哈哈,后面这点当然是想多了)于是,另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然而,面对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出现至少3次,死不悔改的错误,那颗热切爱女的心,也确实是崩溃了。
唉,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在怀她的时候,好好打游戏!为什么?因为打游戏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啊!胎教做的好,以后作业没烦恼。
不过吼归吼,发现小家伙其实也只有在当刻才表现的楚楚可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她还是会一脸嫌弃的扫了一眼没有鸡腿的一桌素菜,气鼓鼓地慢悠悠地搅和着碗里的粥,要是有大肉,比如鸡腿,比如猪脚,她的眼里照样放光,一口一个妈妈真好,做的饭菜真好吃。这下留我在风中凌乱。丫的,早知道作业情况这么乱,哪能给你这么多好吃的呢?
所以呢,或许也没什么焦虑不焦虑,忧伤不忧伤的,该吼吼的时候,还是尽量克制自己,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记得补上一顿好吃的,“将功赎罪”一下,再给孩子洗洗脑,我想多半孩子还是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的。只是,在除了作业以外的生活时,该给孩子拥抱、鼓励的时候,记得不要吝啬,不要害羞了,不要害怕承认自己当父母有时的不成功,因为吼叫的时候,我们就是IQ超低、学分不达标的父母。让孩子知道这点,也有利于改进自己吧。
时常解析自己,再看看孩子,再多的别人家的鸡汤文,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情况。孩子是唯一的,孩子所处的环境也是唯一的,他们的情况,也只有我们当父母的才真正了解,当然,除非你真的是不想去了解。
我想说的是,可能正是因为太爱孩子,我们才会焦虑,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的解释,反而只能说明我们不懂如何更好的去爱孩子。可是哪个父母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呢,正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在学走路一样,我们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逐渐让自己变好,慢慢摸索出只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式。
焦虑,只是一个过程,过去后,就好了。它的反面,就是我们对孩子负责的爱。
嗯,晚上可以放心的继续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