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掌门人王君老师这样描述语文教学:教材上下,风起云涌;课堂内外,风云际会。
王君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位语文大家。第一次听说并见到王君老师是在郑州参加一次语文教学的培训中。听了王君老师的多文本阅读课,我受益匪浅,对她也很是佩服。返校之后,我就买了这本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更美语文课》。
今天,我认真地读了她的古诗文群文教学——《陋室铭》、《爱莲说》群文教学实录,又是受益匪浅,被她教学的大格局大气概深深地折服了!
从她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教学理念:“青春语文”“青春教育”的内涵。王君老师的群文教学,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在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阅读场中,既宏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让课堂有厚度,有宽度,有深度,实现了青春语文从“小我”到“大我”,从“我”到“我们”的精神追求。
那么,群文整个有哪些规律呢?笔者研究发现:
1.教者善于整合学生问题为课堂资源。
2.整合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3.整合相似精神气质的文人资源。(拓展延伸课堂的宽度)
当然,整合中既要遵循一定规律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整合中要有生命教育。王君老师说:“从来就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更没有孤独的文本,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总是在呼唤,在应答。”这节课中的呼唤,是听到了其他生命的呼唤,听到了世界的呼唤。周敦颐与刘禹锡的人生选择、精神气质、志趣追求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王君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打通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他们的心灵通道,做一个志趣高洁的人,做一个情怀高远的人,做一个慨然有志于天下的人。这里的生命教育潜移默化,了无痕迹。
诚然,群文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者要有宏阔的事业,要有敏感的心灵,要有创新的勇气,要有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我”走向“我们”的精神追求。
我是一位普通而又有惰性的教师,从教四年多了,自己经验不足,又缺乏探索求知的行动力。还好,我越来越讨厌这样的自己了;还好,我越来越从“名师”“大家”身上获得求知的欲望了。还好,我现在已经行动了,也开始有所进步了!其实,教学也是一场修行,漫漫教学路,需要上下而求索。语文,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