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场景一张照片一个灵魂
盛夏,斜射的阳光,从左侧的车窗玻璃外沾进来,驱车向南,走桐高线,回家看望父母与奶奶。
习惯性的自然而然,过了“石头园”便左转,从柏油路驶入宽敞的水泥路面,经过湾里村委前的S形路口,前方不远处的高铁高架桥下的村庄,便是我的老家“谢家角”了。
正欲右打方向,入S形口子时,望见前方正在施工,道路中间立了阻拦物。想必是在打通S形的两个端点,拉直入村的这条水泥马路,此节点也一直是附近居民所抱怨的一事了。
左转,走村委前面的水泥路,绕不了多少,也便到家了。
“此路不通”,常常是选择另一条路的缘由,正因如此,才有了走另一条路的可能,而这条路上,有别样的风景。回过头来,释然开怀。
近二米宽的水泥路,两边的梧桐树排列的站立着,宽大的叶子层叠地遮住了大部分洒下来的阳光,落下零星的光斑圆圈,在水泥路面上摇晃着。
50米外,有一位老妇人,坐在树阴下,低着头,在静静的做着什么,察觉到她的眼神注视着双手,而双手正相互配合着,缝着什么。一条似大衣,又似毯子的酒红色绒布,从她的两膝上挂下来,摊在水泥路面上。
“削苹果的妇人”(书籍中没有命名此照片),如全息影像般出现在我的面前。而眼前的影像,让我兴奋不已,甚至血液加快,如是重逢初恋情人,间或一见钟情。
停下车,从后备箱中取出单反相机,小跑着过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