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审视

今天发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关于工作速度与质量的思考。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浮躁的心的思考。


对于第一件事,始于我在做一些操作性工作时候,

比如在录入一些景点信息。

当我做的时候,

我偏向于只把它做完,

所以,只在于执行。

但是,

做完后,我并未感到满足,反而感到焦虑。

人做一切事情的目标都是得到快乐,

而根据《游戏改变世界》,

人的快乐来自于四个源泉,

做伟大意义的事,感觉自己在提升,与他人建立了良好关系,还有一个我忘记了。

而这四个的核心,是专注投入地做事情而产生的心流。

那如果一件事情让人感到焦虑,

那肯定在过程中没有专注,没有投入,没有获得感和提升。

我再分析,

做一件事情,对于速度和质量两个维度,有四种做法,

一个是慢且低质,一个是快且低质,一个是慢且高质,一个是快且高质。

除了面对一些需要专业能力或者需要长期经验的工作,

在时间充裕情况下,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高质。

我无疑,

此段开头做信息录入工作的时候,

是快且低质做法。

对于高层,

一般做事情只看结果,

事情可以做的少,但质量一定要好,

否则一件质量差的事情就会毁掉10件质量好的工作建立的好印象。

所以做质量差的工作出来成本是非常大的。

所以,

除非领导要求或暗示做快且质量差的工作,

我们应该用质量好的工作策略,

一开始可能是慢且质量好,但到后面熟练后自然会是快且质量好。

另外一个点,

是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

会给自己揽多余自己能力范围的活,

以至于做的事情多到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

只能尽量把每件事都做60分。

所以应对的策略还是,

少且精。


第二件事情,

是内心的躁动。

我分析出来一个原因,

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忽视了对接收信息的审视,

然而接收的信息潜意识影响着我们。

这就相当于拿了准备搬走的隔壁邻居送的很多家具,

堆在家里用不着,

虽然感觉也没妨碍着自己,

但其实每天都在影响自己的情绪、思想、品位等等。

所以,

应对的措施,

还是极简和审视的思维模式,

尽量做到,

对面对的信息、人、物,都确定适合自己后,

再吸收进来,

否则,

在某个需要做选择的时刻,

它们会从潜意识中跳出来,

干扰你的决策。



-九日禾呈

/html>t-�w�JV�x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