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琼芳
校对:雅璐 吉莲
编辑:杨荷 雅璐 吉莲
区分“观察”和“评论”的好处
刚听完杨荷老师的音频,正要做作业,就听到二宝哭了,然后看到小家伙泪流满面的朝我走过来,这时听到爸爸在卫生间里面喊:“赶紧进来洗脚”。我看孩子哭得很伤心,问他怎么啦,他不说话,只是哭,我把他搂在怀里抱了一会儿,然后带着他一起去卫生间洗漱。一进卫生间,爸爸就说:“我让他洗袜子,他不洗,他就是不想洗,我一跟他说,他就要找妈妈,还哭了骗人”。我听到爸爸这样说,我没说话,带着孩子一起洗漱,给他洗完屁屁,他自己把脚洗了,我都还没有跟他说洗袜子的事,孩子自己就把袜子拿起来洗了,他洗着袜子的时候,我说你先洗着,妈妈去换衣服,等我把衣服换好回来,他已经把袜子洗好挂着了,正在脱衣服准备换睡衣。我说:“你刚才并不是不想洗袜子,是想要妈妈跟你一起洗漱,妈妈没有进来跟你一起洗你才哭的,对吗?”孩子说是的。通过这件小事我觉察到,平时我们遇事习惯张口就来,爸爸说他不想洗袜子,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想洗,我也没跟他沟通洗袜子的事,孩子自己把袜子就洗了。有时候我们不观察,就凭自己的感觉、想法来评判下结论,误解了孩子还给孩子贴了一堆标签,不学习不觉知真的太可怕了!
区分“想法”和“感受”的好处
区分想法和感受有点不容易,太容易混淆了。之前常常把想法当成了感受。同样一件事,今天才区分开来。例:我们家先生睡午觉,睡下去没有两三个小时是起不来的。我觉得就是懒、不想做事、习惯不好、没有时间概念,也不陪娃,之前把这些当感受了,其实是想法。我很烦燥、恼火、愤怒,这些是感受。没有学习前,都是把想法错当感受,对着别人说一堆想法,引发了冲突,但别人还是不知道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