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叫我坏孩子

简笔课堂

01

不久前,假寒假带过的一个学生突然这样问我:

"我坏吗?"

看到消息的时候,我知道在他心里已经把自己定义成了一个所谓的"坏学生"。

我说:"不坏,只是调皮。"

他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这么说。"

是,这样说不足为奇,我看见过他和同学打架时的狠劲儿,领教过他顶撞老师时嚣张的气焰,以及早恋等各种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成绩差的一塌糊涂。

但是如果因为叛逆、不听话,立即给他贴上一个坏学生的便签,我想时间长了,这种标签就像一个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他身上,再也甩不掉,而他由最初的怀疑,最终也会逐渐习惯这种定义。

其实,每个人都想在别人眼里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别人觉得你很善良、做事细心、爱帮助别人,一个事实就是,你会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要更加善良、更加细心、更加热心肠。

相反,如果别人觉得你学习差、总是闹事,开始讨厌你、冷落你、甚至批评你,日复一日,你开始会产生疑问,我真的就那么差吗?我真的是坏学生吗?

久而久之,便会觉得反正你都已经把我看扁了,那我就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于是变得更加叛逆、嚣张,以致于恶性循环下去。

02

陶行知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

初中孩子的学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很多孩子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平平,不见起色,孩子本身就觉得吃力,而中国的家长普遍更加焦虑,怕自家的孩子比不上其他人家的孩子,怕自己丢面子,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时常听到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学习怎么那么好,你怎么就这么笨?"

或者有些孩子处于叛逆期,不再对老师和家长的话唯命是从。而老师和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尊重,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反而一再辱骂孩子,造成孩子二度的逆反心理,充满负面情绪,性情也更加暴躁与不安,对学习开始畏惧、不耐烦。

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多和孩子进行深入交流,询问他们真正的想法,选择相信他们,而不是用责骂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上述的这个学生,所谓的使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其实本质并不坏,相反是个容易让人心里热乎的孩子。

他性格幽默,搞怪,跟他讲话很有趣;阳光开朗,喜欢打篮球;大胆勇敢,从不唯唯诺诺;唱歌很好听......

虽然他总是用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样子把自己包裹起来,但是内心却生长着一颗善良的种子,这颗善良的种子需要信任的阳光去照耀,需要理解的泉水去灌溉,才会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03

每一个孩子就像是苗圃里不同种类的花朵,生长的快慢不同,开花的时节也不同。顺其自然,让每朵花在生长的过程中慢慢汲取养分,结出不同的花苞,开出不同的颜色,这才是生命的五彩缤纷的精彩。

父母尽可能少去命令他们,做一个引路人就好了。

就比如说父母往往喜欢让孩子赶快吃饭,其实孩子会想为什么要快点吃饭?其实父母只是想快点洗碗而已。

但是如何引导孩子呢?

比如说很多男孩子喜欢打篮球,你可以询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们可能会回答,做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那只有快点吃饭,长个大高个,才能实现愿望。

最后想说,再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了,他不需要你去定义他们的人生。

适当的鼓励他们,多点耐心,少点苛责,让孩子相信,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很棒,让孩子有信心,有底气在颠簸的道路上更好的走下去。

“我坏吗?”

“不,你很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