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谁造成了你的不幸?
在你我身边有很多人,他们把现在的不如意归结于童年的心理创伤。
他们认为,都是因为小时候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才导致现在不完美的自己,是这些经历让自己难以走出心灵的泥潭。阿德勒却认为,是因为你不想去改变的这个目的,才导致你总是往回看去寻找原因,当你有了不想改变的目的之后,你总是能找出各种解释它的原因并放大。
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是一个客观存在,决定的是你怎么去看待这件事的,是你赋予经历的意义,而决定自己人生的是现在此时此刻的你,而不是过去的经历。
其中有一个例子很有意思,看完相信你也会恍然一笑:假如你感冒发烧了去看医生,你希望医生只就引起感冒的原因告诉你“你之所以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的太薄”,还是给你开药打针,并给出专业建议?
2,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伴随着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有别人长得高,没有别人学习好,没有别人条件优越,这种事事不如人的感觉真的让人对人生充满了无力感。但是自卑感本身是好的,是因为我们想要追求卓越,变得更好更优秀,但是如果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和他人的对比中,而完全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和改变,这种自卑感就会剑走偏锋,人变得越来越消极悲观。
而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而是与理想的自己比较,用刻苦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勤奋地锻炼来弥补欠缺,才能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近。
其实,除了自卑感之外,还有很多的不快乐,都是来自于对和他人关系的不自信,怕被别人笑话,被别人看不起,被别人否定,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吗?所以,阿德勒断言,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但是,人生并不是一场和他人的比赛,在意你的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决定你人生的也是你自己,别人究竟怎么看,真的没有必要太在乎。
3,课题分离,让干扰你的人见鬼去吧
人际关系那么难处,我们就置之而不理,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吗?
只要是我们还活在地球上的一天,就注定要面对三大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逃避这些课题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当然如果你是释迦摩尼那样的圣人,超脱于世俗之外,也就当阿德勒没说吧。
那么面对这些人生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阿德勒给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别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到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所以,在下次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只要问问自己:这是谁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理智地划清界限即可。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没有这些勇气,你就永远没办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也是书名“被讨厌的勇气”的由来。
4,获得终极幸福的三种途径
分离课题,划清界限?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吗?和最亲的人也要这样吗?这也太冷血无情了吧?!很多人细品之后可能会有和书中的青年一样的想法。难道阿德勒想让我们都变成孤家寡人?
如果真的这样想,就走进死胡同了。学会课题分离只是第一步,课题分离告诉我们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别人的课题),同时也要去积极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所以,自我改变是关键性的第二步。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而我们之所以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其实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我对别人或者对这个社会是有贡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三个更有效的方法。
自我接纳:不仅要接纳自己优秀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才能缩小和“完美”的差距(划重点)。
他者信赖:在课题分离的时候,有些人的看法可以完全不用在意,但是有些人却是怎么都割舍不开,他们是亲人、朋友,对这些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全无条件地信赖,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伙伴,而不是敌人和竞争对手。
他者贡献:在对那些自己想要建立深厚感情的人无条件信赖的前提下,做到无条件地“他者贡献”,不计较后果,不计较回报,心甘情愿去付出,从而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同样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肯定,是自己发自内心地自我肯定的价值。
他者贡献让我想到,以这种价值观作为标准的人,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他也根本无需再去靠着他人的评价获得满足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奉献,将心比心,反而会获得理想的人际关系,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相反,那种为了得到被人正向评价而做事的人,获得的只是虚假的成就感,因为这样的目的说到底只是为了讨好自己,或是名或是利,根本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
5,活在当下
人生的意义是活在此时此刻,如果只盯着过去,就等不到未来,如果只盯着未来,就会忘了脚下的路,也许你的目标是到达山顶,但是登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如果没有这一步步登的过程,只是仰望着山顶,那是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的。
所以书中说,我们要向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相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
其实看下来,可能还是觉得这本书有些鸡汤的成分在,其实哲学或者心理学和鸡汤的差别就在于它的思辨性,就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是一个青年和哲学的对话,把道理通过辩论,推理的方式来逐一导出,看起来有理有据,而不是苍白地罗列金句和故事,因而更让人信服,也比鸡汤的药剂更猛。
鸡汤也好,心理学或者哲学也好,道理都能懂,难就难在实践上,希望和有缘人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