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效应

2011年,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发起了一个实验,给每个志愿者看了四十个小短句,然后让他们把句子输入电脑中。一半的志愿者被要求记住这些内容,而另一半则没有被要求;一半的人了解自己的输入将被储存于电脑,而另一半人则被告知任务完成后输入的内容会立刻被删除。

实验结果是,那些被要求记住这些句子的人,记得没有比另一半人多多少,但那些知道自己的工作很快就会被清空的人,得分比另一半人高得多。由此可见,记住事实与有没有被要求无关,而是能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大脑会自动遗忘,这就是“谷歌效应”。

谷歌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人们经常使用的记录方式:拍照。2013年费尔菲尔德大学的琳达·亨克尔在其大学的贝拉明艺术博物馆进行了一个实验:一群学生被要求欣赏一幅指定画作,一些人拍照,而另一些人选择做笔记。第二天,在亨克尔询问这群学生关于画作的信息时,她发现拍照的学生在辨别画作、回忆细节等方面都表现较差。

科技进步让人们对云端的依赖与日俱增,如同理性无知者所质疑的那样,在一个查找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求知还有何价值?然而在本书当中,作者不仅要告诉我们无知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正如何蔓延,他更要通过“互联网小组调查”的大量统计学案例证明无知是如何与贫穷和不幸挂钩的,而哪些知识会让我们更富有、更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听樊登读书《知识大迁移》,关于“谷歌效应”这段,印象非常深刻。 2011年,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发起了一个...
    乐之涵阅读 2,695评论 0 0
  • 关键词:谷歌效应 每天60秒,听猫叙语 今天想跟大家来说说:谷歌效应。那么什么是谷歌效应呢?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遇柒ML阅读 1,189评论 0 1
  • 2017年8月5日-7日,为期三天的《少年声音》活动圆满落幕,三天,时间不短不长,收获感动却满满的。 傍晚,在回家...
    Lydia巧克力姐姐阅读 3,579评论 0 1
  • 刚才发生的事情还不能让我的心情平复下来,只好用文字来发泄。 舍友有一个酒精锅,我不想出去吃饭索性就在宿舍里煮面,之...
    姿颜阅读 1,904评论 1 0
  • 1、水果当主食,只吃水果会饱腹感不足,过一会儿又饿。长期单一进食水果会导致营养失衡反而容易导致脂肪的囤积。 2、饮...
    没有昵称and头像阅读 9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