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会议通知看到了吗?十点半小会议室。”周铭(原B男士)的声音隔着工位传来,手指还在键盘上敲着,头都没抬。
“看到了,周总,我这就去准备。”林小雨(原我)立刻起身。
“嗯,行。”周铭应了一声,自己也站起身,拿着笔记本径直朝小会议室走去。
林小雨赶紧收拾笔记本和笔,又检查了下U盘里的会议资料。等她抱着东西走到小会议室门口时,里面已经传出清晰的说话声。她推开门,只见周铭正麻利地调试着投影仪,屏幕亮着,话筒也试好了音。
“周总,您动作真快,我都还没……”林小雨话没说完。
周铭摆摆手,语气随意:“嗐,顺手的事儿。发完通知看时间还早,就过来弄了。你忙你的吧。”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始翻看自己的材料。
林小雨心里有点堵,这会议管理明明是她的职责清单里明确写着的。她默默把资料放在桌上,退了出去。
刚回到座位,内线电话就响了。是冯莉(原Y女士)。
“小林,来我这儿一下。”冯莉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林小雨心里咯噔一下,预感不太好。她走进冯莉那间略显宽敞的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坐。”冯莉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时杯底在玻璃桌面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响。“早上的会议,是周总准备的设备?”
“是,冯姐。我收到通知就过去了,但周总他已经……”林小雨试图解释。
“小林啊,”冯莉打断她,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关切与严肃的表情,“这是你的分内事!行政这块,会议管理是核心,你得把好了。怎么能让周总去弄那些设备呢?他是部门主管,他的时间精力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你当时就该第一时间冲过去,抢在他前面准备好!”
林小雨感到一阵委屈:“冯姐,周总他通知一发自己就去准备了,我想着……”
“你想?小林,职场里不能光‘想’。”冯莉叹了口气,语气转为语重心长,“你知道王总(原刘总)昨天开会说什么了吗?”
林小雨心提了起来:“王总?”
“对,王总!”冯莉压低了一点声音,眼神却更锐利了,“他说,看你和陈帆(原刘宇),感觉手上都没什么具体活儿,整天在工位上,是不是工作不饱和?他甚至提出来,想把你们俩调出咱们部门,去别的缺人手的地方!”
林小雨脸色瞬间白了:“啊?冯姐,我……”
“别急!”冯莉抬手制止她,“我当时就替你们说话了。我说,‘王总,话不能这么说。人家小林管着咱们部门很重要的会议管理这一摊呢,大大小小的会都离不了她协调。’结果你猜王总说什么?”冯莉停顿了一下,盯着林小雨的眼睛。
“他……说什么?”林小雨的声音有点干涩。
“王总说,‘会议管理?我看每次开会前,都是周铭在那忙前忙后调设备、准备材料,周铭都做了,她还做什么?’”冯莉模仿着王总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你看看!小林,这就是领导眼里看到的!要不是我帮你顶着,说‘周总是主管,有时顺手帮个忙,但核心工作还是小林在抓’,你想想后果!”
林小雨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后背升起。她明白了,这不仅仅是设备谁开的问题,这是冯莉和周铭之间无形的角力场,而她,成了那块被踩踏的草地。冯莉在借题发挥,提醒她站队,更是在强调自己对“行政事务”的控制权。
“冯姐,我……我真不知道王总是这么看的。谢谢您替我说话。”林小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真诚。
“谢什么,都是一个部门的姐妹,我不护着你们谁护着?”冯莉的表情缓和了些,又恢复了那种“为你好”的语气,“所以啊,小林,以后这样的事情,务必把好了!这是你的阵地,明白吗?不能再让别人‘顺手’做了去,让人看了觉得你没价值。下次周总发通知,你动作要快!抢在他前面!让他没机会‘顺手’!记住了吗?”
“记住了,冯姐。”林小雨用力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我一定注意。”
“嗯,去吧。”冯莉满意地靠回椅背,端起了茶杯。
林小雨走出办公室,深吸了一口气。她回到座位,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冯莉的话和王总的印象像针一样扎着她。她不能被动挨打了。
下午,看到周铭又发出一个下午三点半的临时会议通知邮件。林小雨几乎是秒回:“收到,周总。小会议室设备调试及资料准备由我负责,马上到位!”发完邮件,她抓起笔记本和U盘,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小会议室。
她推开门时,周铭果然正站在投影仪旁边,手里拿着遥控器。
“周总!”林小雨声音清脆,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我来调试设备吧,这是我的活儿,哪能总让您亲自动手。”她快步走过去,很自然地接过周铭手里的遥控器,开始熟练地连接电脑、切换信号源。
周铭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笑:“行啊,动作挺快。那辛苦你了小林。”他退后两步,看着林小雨操作。
“应该的,周总。您发通知那么及时,我这边也得跟上节奏不是?”林小雨一边操作一边说,语气轻松自然,“以后您一发通知,我就立刻行动,保证会议准时顺利开始。您专心准备内容就行,这些杂事交给我。”
周铭点点头:“嗯,好。效率挺高。”他没再多说什么,走到会议桌旁坐下,开始看自己的资料。林小雨能感觉到他目光里的一丝审视。
会议结束后,林小雨没有立刻离开。她整理好会议室,回到工位,快速梳理了一份自己近期负责的主要工作清单:会议管理(包括预约、设备保障、资料准备与存档)、部门档案管理、部分办公用品申领、以及配合工会活动组织。她想了想,又在会议管理后面加了个括号:(近期已优化流程,确保第一时间响应)。
她拿着这份清单,敲开了冯莉办公室的门。
“冯姐,您现在方便吗?关于我的工作,想跟您汇报一下想法,也请您指导指导。”林小雨态度恭敬。
“哦?进来吧。”冯莉有些意外。
“冯姐,早上您的话点醒了我。”林小雨把清单放在冯莉桌上,“这是我梳理的目前负责的主要工作。您说得对,会议管理是我的核心职责,我深刻反省了,以后绝对第一时间响应,确保不再出现职责模糊的情况。刚才的临时会,我已经跟周总明确了,设备调试这些我来负责。”
冯莉扫了一眼清单,脸上没什么表情:“嗯,有这个意识就好。”
“还有,”林小雨继续说,语气带着点恳切,“您提到王总对我们工作量的看法,我特别重视。除了会议管理,像档案管理这块,我最近在琢磨怎么把电子目录做得更清晰、检索更方便,减少大家找纸质档案的时间。还有工会活动组织,我也想看看能不能结合大家兴趣,搞点更有参与感的。您经验丰富,您看这些方向对不对?或者,您觉得我还能在哪些方面再加强,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价值一点?我不想让领导觉得我是闲人。”她最后一句说得很诚恳。
冯莉看着林小雨,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更浓了。她没想到这个平时看起来有点闷的小姑娘,反应这么快,姿态放得低,但话里话外又透着主动性和想证明自己的意愿。这比她预想的单纯“认错表决心”要聪明得多。
“档案电子化……检索方便……”冯莉的手指在清单上点了点,似乎在思考,“这个想法倒是可以。王总确实提过几次档案不好找。你要是真能把这部分优化了,做出点成效来,那是亮点。”她的语气第一次带上了一丝真实的兴趣,“工会活动嘛,关键是要调动积极性,别搞形式主义。”
“明白了,冯姐!谢谢您指点!”林小雨眼睛一亮,“档案这块我马上着手梳理方案,有进展第一时间跟您汇报。工会活动我也多想想点子。那……您先忙?”她适时地准备告退。
“嗯,去吧。好好干。”冯莉挥了挥手,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清单上,若有所思。
走出办公室,林小雨感觉背上的石头轻了一半。她回到座位,立刻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部门档案电子化管理优化方案(初稿)”。她开始认真地敲下第一行字。同时,她默默决定,以后每次会议保障完成后,都要给冯莉发一个简短的工作确认消息:“冯姐,XX会议已顺利结束,设备正常,资料已归档。”
几天后,当林小雨把一份思路清晰、操作可行的档案管理优化初稿发给冯莉,并附上“请冯姐审阅指正”时,冯莉很快回复了邮件:“方案思路可行,先在小范围试点。细节面谈。”
面谈时,冯莉甚至主动提了一句:“对了,上次那个设备的事情,后来没再出岔子吧?周总那边……”
林小雨立刻回答:“冯姐放心,职责很清晰了。周总发通知,我负责执行,配合很顺畅。”
冯莉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转而讨论起档案方案的具体细节来。
林小雨知道,这场由一场小小会议设备引发的风波,远未结束。冯莉和周铭的暗流依然存在,王总的印象也非一朝一夕能彻底改变。但至少,她为自己划出了一条更清晰的边界,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并且小心翼翼地,在两位“大人物”的棋局边缘,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点宝贵的立足之地和喘息空间。未来的路,每一步都得踏得更稳、更聪明才行。她看着电脑屏幕上修改中的方案,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坚定了。